目前,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市场上的高频词。在证券时报社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论坛暨2024新质生产力巡礼长三角行”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能够通过引入耐心资本,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持续蓄能,促进其长期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宋志平指出,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境内上市公司超过5300家,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97个大类,而在相关部门和地方认定的链长或链主企业中,上市公司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宋志平表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如今,上市公司成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上市公司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市场拓展持续优化,向“新”、向“绿”、向“数”、向“智”勾勒产业升级新图景,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价值创造与投资者回报良性互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市场工具,也是当前新形势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宋志平表示,上市公司要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积极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以及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的资产收购,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上市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要重视培育新质生产力,还应在哪些方面发力?对此,宋志平指出,规范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众多,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内部控制、公司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披露,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以及各专门委员会职能的充分发挥,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等都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涵。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在宋志平看来,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每个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管理层都需要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两者间良性与互信关系将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筑牢根基。“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源源不断地回报投资者,资本市场才能兴旺发达。”他说。
宋志平表示,上市公司要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并且应当综合运用包括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我国资本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上市公司的应尽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