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艺谋说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很无语#登上热搜。围绕要不要去电影院看电影、该不该用手机看短视频解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张艺谋认为,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与沉浸感是线上无法替代的,他希望大家能共同守护这份独特的电影体验。
站在导演的角度,张艺谋的“无语”和“难过”不难理解。一部电影作品背后凝聚着主创人员的心血,他们希望最终能够在观众面前完整地呈现。
短视频恰恰相反,用短短的几分钟把一部电影讲完,博主们还会加上辛辣点评,一部电影就这样被轻松改写,在观众面前短暂逗留几分钟,给创作者留下了满满的遗憾。
不少短视频,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直接剪辑完成,涉嫌侵犯原创知识产权。
还有的二创为了博流量,肆意解读电影剧本,或无中生有捏造不实的细节,夸张某些细节,让观众对电影造成误解。
不过,以上种种并非短视频的全部,也称不上主流。
短视频兴起,早就不可逆地改变了媒介传播和沟通模式,电影首当其冲,二创解读实际上也丰富了电影的表达形式。
短视频平台上有大量优质的博主,他们不仅给观众划重点,也会将自己对一部电影的独特见解拿出来分享,给看过的人更多共鸣和启发,让没看过的人产生想要走进电影院的欲望。
酒香也怕巷子深。与其等风来,创作者们不如和短视频携起手来。用市场喜欢的方式,与观众建立新的连接,产生更多碰撞,对电影创作也是一种激励。
不少电影创作者,正在主动拥抱短视频。
他们创新宣发手段,把电影里的经典桥段或者“金句”拿出来做短视频传播,让很多电影未播先火、未映先热,极大地扩展了电影受众的触达,也通过短视频与大众更加短平快地互动,让电影本身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开发。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短视频既不能完全决定它的命运,也不会成为挡住人们进入电影院观影的门槛。
“长短”搭配,干活不累。短视频试试水,博主们探探路。
在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给观众提供多角度的电影解读,客观可参考的观影建议,何尝不是一种双赢。
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短视频的形式与世界交流,这些新的媒介形式带来的机会被争抢和扶养,经常会变成动辄上亿的流量和生意。
横屏的质感,竖屏的快感,不是水火不容。中国电影市场足够大,横屏竖屏都放得下。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