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我们做了4年。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报告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我们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都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不是一个单一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日前,普华永道发布《2024汽车电动化报告》(第五期),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说道。
金军进一步表示:“这意味着,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更多的消费者希望考虑电动车、尝试电动车。对于所有车厂来说,电动化的进度还需要继续推进,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不过,消费者热情虽高,但因为考量因素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所有的车厂面临一个共同课题,即针对不同国家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将更多电动车推向市场,如在产品、营销模式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做出调整,以应对消费者的顾虑和需求变化。”金军说道。
记者从普华永道方面采访了解到,《2024汽车电动化报告》已经是普华永道连续第五年发布针对电动车领域的消费者观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该报告调研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0多名受访人,剖析了全球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和电动化的接受程度。
据悉,报告通过电动化程度指数对各国的电动化发展进行了评估。该指数由政府激励、基础设施、车辆供应和市场需求4个方面的14项关键绩效指标测算形成。全球来看,北欧国家电动化程度最高,中东、斯洛伐克和南非电动化最不成熟。而在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在各个维度均为电动化完备度较高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电动化程度较低。
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电动车更感兴趣
调研显示,消费者对电动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超过6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打算在未来5年内购买电动车。不过,金军表示:“全球电动车市场虽潜力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
金军解释道:“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兴趣更为强烈。潜在客户占比可达70%—80%,而日本等保守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则相对较低,潜在客户仅占20%。”
调研显示,在欧洲,北欧国家在电动化发展上领先,电动车车主比例最高,南欧和中欧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兴趣高于东欧。美洲地区呈现两极分化,拉美地区对电动车和可持续交通的支持度很高,美国消费者总体较为保守。不过,尽管消费者表示对电动车非常感兴趣,但电动车的注册数量仍然有限,主要原因是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的不确定性和有限的续航里程。
中国电动车近些年市场蓬勃发展。金军表示:“在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从政府激励、基础设施、车辆供应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综合来看,中国都是电动化完备度较高的国家。”
谈及不同地区对电动车兴趣差异的原因,金军解释道:“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高,消费者汽车使用经验丰富,在考虑将传统汽车转换为电动汽车时,会更审慎地考量电动汽车的性能、安全、操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决策时间较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汽车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消费者更多地看到电动车的天生优势,选择过程中更倾向于电动车。”
面对全球电动车市场存在的地区差异,车厂应推出怎样的措施予以应对?金军认为,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以更好地进入各国市场。
在产品方面,金军表示,各大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而在营销模式和网络建设上,它们需要考虑消费者顾虑和需求变化。比如在发达国家,由于汽车的保有量高、城市拥挤,充电桩铺设难度大,充电便捷程度和成本成为选择电动车的关键要素。车厂需考虑如何建立高效充电网络,如合理规划公共充电桩布局、提高充电桩效率。”
“二手电动车的贬值也是消费者极为关心的问题。”金军告诉记者,“解决二手车贬值问题,如进行二手车电池认证推广等,以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顾虑,推动电动汽车销售发展。”
记者注意到,31%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在未来5年内没有兴趣购买电动车。与研究中的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澳大利亚和东欧等国家对电动车持怀疑态度的程度更高,分别为74%、46%和46%。报告还指出,购买电动车的主要障碍包括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的不确定性和有限的续航里程等,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普遍存在,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特有的担忧,如北欧国家消费者关心电池在寒冷天气下的性能下降,中东和拉美地区消费者则更关注电池的安全问题。
充电设施普及度影响电动车发展
据悉,电动车车主占《2024汽车电动化报告》(第五期)受访者的5%—7%。调研发现,电动车车主特征明显,他们通常是年轻、高收入的男性,拥有私人停车设施。私人停车设施和充电解决方案对电动车车主来说至关重要,65%的人主要依靠私人解决方案为车辆充电。
调研显示,目前电动车车主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约93%的人对自己的汽车表示满意,充电时间符合预期、驾驶体验良好以及较低的运营成本是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地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欧洲人更看重运营成本,而北美和中东客户则更注重充电速度。东欧和南欧国家以及日本的满意度最低,约75%—80%的车主表示完全满意或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包括有限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恶劣天气条件下性能下降以及充电时间较长。
“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和购买意愿。”金军告诉记者,“中国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速度远超国外。”
金军还表示:“国外更多考量商业化成本回收问题,导致充电桩铺设速度慢。国外消费者关注充电便捷程度(如是否易找到充电桩、能否在家布置充电桩)和充电速度(能否找到足够快充桩)。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更好的商业模式,鼓励更多公司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
“欧美国家在这方面挑战最大,汽车企业尤其是中资企业可与国外企业合作,借鉴中国电网企业与石油加油站企业的合作模式,拓展和推广到国外。发展中国家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灵活度高,可适当增加私桩铺设比例,以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和满意度。”金军补充道。
实际上,报告也建议,为了促进电动车的普及,政府激励措施是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那些电动化发展准备较低的国家。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广泛普及也是大规模转向电动车的关键推动因素,而旨在整合私人和公共交通的多模式交通解决方案也有助于交通方式的转变。
谈及多模式交通解决方案,金军告诉记者,电动车是多模式交通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需要其他出行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比如远程城际交通可能因成本因素不完全依赖电动车,在堵车或最后一公里等场景下,单车等可成为解决方案,共同完善智能交通体系。”
“电动车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对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有重要作用。”金军解释道,“电动汽车是信息和能量载体,有助于建立智慧交通体系,其信息处理算力和大数据作用很大。”
记者注意到,电动车潜在消费者占受访者的62%,他们与现有电动车车主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收入较低且缺少私人停车设施。在考虑购买电动车时,缺乏私人停车设施是主要障碍。
二手电动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调研显示,尽管二手电动车市场在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10%的受访者拥有二手电动车,但二手电动车市场的前景乐观。报告显示,有30%—50%的受访电动车车主表示下一辆车愿意考虑二手电动车,特别是在东欧、印度和拉丁美洲等可用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
对于中国二手电动车市场的发展,金军告诉记者:“中国电动车发展历史较短,二手电动车数量目前不大,且消费者对二手车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但随着未来几年大量二手车进入市场,国家层面需要解决二手车认证,来降低消费者对电池的顾虑。此外,国家层面还要解决二手车金融问题,这可以通过更灵活的金融手段促进消费者接受二手车,如针对二手电动车电池开发更好的金融工具。与此同时,也可将二手电动车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推动其发展。”
“全球范围内,二手电动车市场需解决电池贬值问题。”金军解释道,“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二手电动车接受程度较好。国外租赁车辆和To B端车辆使用较多,需解决二手车在To B用户和To C用户群的切换问题,若能解决二手车残值和电池贬值问题,将促进二手电动车发展。此外,部分国家考虑中国二手电动车出口,这将有利于二手电动车的流动和发展。”
纵观今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价格战”是个高频词。新车市场的“价格战”对二手车电动车市场有何影响?金军称:“从残值角度看,二手电动车最受关注的是电池贬值问题,因其在车辆使用中比重较大。电动车价格下降和电池价格下降幅度大,影响了二手电动车的残值。融产品设计需考虑电池因素。软件功能和OTA升级功能的提升可能增强二手车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出海也是当下行业大趋势,而当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筑起关税壁垒。谈及出海欧洲前景,金军表示:“大部分国家认识到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博弈重点在于通过产业链建设使电动汽车在各地均衡良性发展,避免对当地产业链造成颠覆性冲击。”
“欧洲市场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金军坦言,“中国企业出海应进行海外布局,依托当地产业链,利用当地产能和供应商。可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如在当地组装产品、与当地供应商建立合资合作模式共同开发新产品。国际一级供应商研发向中国转移,生产利用全球产能协调,中国和国外供应商、主机厂需加强协作,这是解决问题更有效更经济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已逐渐成为全球新能源变革的技术输出中心。金军认为,“技术出海”将成趋势。中国车企技术在市场领先,外国车企需跟进衔接,技术授权合作是第一步,未来常态可能是共同开发、合作开发或技术共享互换。“中国在智能和电动技术领先,外国车企可合作利用;外国在底盘、操控、外观设计等方面领先,中国车企也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