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制度从试点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开之际,此前的试点情况值得总结。
作为第二批试点的开封市长护险制度2021年启动后受到一定关注。开封市老龄化形势较严峻,开封市医保局根据开封经济欠发达、居民收入较低等实际情况,确定了相对较低的筹资和能够满足失能人员需求的待遇,并将覆盖对象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走出了自己的路,或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8万人享受护理待遇
家住开封市里仁居小区的贾爷爷失能在床多年,2021年3月,经家人申请和评估后,他开始享受长护险每月1500元的居家上门护理待遇。如今,每隔一天,就有护理员来为他提供两个半小时的护理服务:洗脸洗头、剪指甲、按摩、拍背、协助排便等。
“长护险政策给我们家帮助不小,护理员不怕脏不怕累,没有节假日,不是亲人胜过亲人,护理的也比我们家里人要专业的多。”贾爷爷的老伴对证券时报记者说,她是长护险的最大获益者。
据介绍,在开封,像这样享受长护险待遇的超过1.8万人。在开封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德超看来,这减少的至少是背后2万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照护压力。
开封作为老工业基地,人口结构老龄化压力大。全市常住人口约470万人,基本医保参保43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分别为56.6万人、378.5万人,参保人员中60岁以上占比均高于全国及河南平均水平。
2021年开封市启动长护险试点。起初针对城镇职工,失能持续6个月以上的重度失能人员,申请评估后可享受长护险待遇;2022年5月进一步将城乡居民纳入覆盖范围。
工作量大、链条长
“长护险跟其他医保项目不一样。其他项目的医保主要是支付报销,长护险从受理申请到评估,到确定待遇,再到失能的人享受到护理服务,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工作量大、链条长。”苏德超说。
开封市医保中心长护险科科长贾银环介绍,开封长护险试点开展了多方面工作。制定了长护险制度办法等19项政策文件,同时在失能评估和护理服务方面,有创新探索。
开封市成立了由医保、民政、卫健、人社、残联为成员单位的“长护险失能评定委员会”;建立失能评估专家队伍,专家库现有86人。评估流程上,由评估专家进行现场评估,将失能信息记录上传系统,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失能等级。截至目前,共评估2.3万余人,异议复评率仅0.07%。开封市出台了长护险护理服务项目规范,分为基本生活照料类、医疗护理类、服务设施项目类,一共43项。
开封开展长护险过程中,经办服务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办开封市龙亭区和杞县长护险业务的人保健康开封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周昌昊表示,其建立了一支专业化团队,在长护险经办中,负责受理申请、组织评估、待遇支付、定点机构管理、质量监管、政策宣传等工作。
作为保险监管部门,金融监管总局开封分局局长李南表示,开封分局规范和督促保险公司提升经办服务质量,同时强化监管,着力推进长护险高质量发展。
探索“符合市情”模式
记者采访了解到,享受长护险待遇家庭普遍反馈满意。这项政策大幅减轻了经济负担,使得失能人员得到了更科学专业的护理服务,生活质量提高,家属也更省心力。
护理机构也看到了长护险的积极效果。艾禾老年人服务中心是开封长护险首批定点护理机构,其负责人赵嵩说,有了长护险政策之后,护理需求释放,院内入住率达到95%以上。同时,在开封医保局和经办保险公司支持下,有定期培训和监管,护理员的护理专业水平也得到提高,家属更加认可,形成良性循环。
长护险的实施,也促进了开封市养老护理产业发展。其中,定点护理机构从初期的7家增加到107家,吸引社会投资5000余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600多个。机构的发展带动了大量护理类从业人员。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社会制度探索的一项,开封长护险的最重要特征是“符合市情”,结合当地经济、人口结构情况,其试点期的思路之一是优先保障基本,只保障重度失能情形。不过,同时在保障城镇职工的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纳入其中。
开封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砚介绍,开封长护险仍在运行初期,护理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基金目前还处结余状态。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更多筹资渠道,完善支付动态调整机制。未来可能会需要多层次长护险保障体系,期待商业保险公司提供适配的商业护理保险,作为社会性长护险之外的护理保障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