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1-24 22:10:29 股吧网页版
比邻而居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不可控?第三次“貉口普查”结果公布
来源:上观新闻

  城市快速发展,城区与郊野边界逐渐模糊,使很多野生动物原有的自然栖息地不复存在,一些生存、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动物选择“进城”,与人比邻而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就是“野生动物进城”的典型代表。此前有研究认为,上海有野生貉分布的小区、绿地、学校等点位已超过300个,总数约在3000只至5000只。

  一旦数量爆发性增长,貉与人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如何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对待、处理“野生动物进城”问题,有足够认知是基础。

  今年夏天启动的第三次“貉口普查”今天(11月24日)公布调查结果。500多人次市民志愿者和专业领队对松江、青浦、闵行、长宁、嘉定、金山、杨浦、浦东等8个区的124个小区进行多次“地毯式”调查,参与人数和覆盖小区数量均达到三次“貉口普查”之最。

  结果显示,貉在上海扩张的步伐减缓,在社区里定居的貉的密度比第一次“貉口普查”大幅降低,去年至今保持在稳定可控状态。

密度降低近六成

  从有貉小区的比例来看,第三次“貉口普查”达到了历次之最:98个小区有貉出没,占到被调查小区总数的79%,其中,58个小区在志愿者实地样线调查中目击到了貉,40个小区的居民在访谈中提到小区有貉出没。前两次“貉口普查”,有貉小区的比例均在四成左右。

  “比例高不代表貉在上海加速了扩散。”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冯一迪表示,这次调查相比前两次有一个显著变化,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主要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反馈有貉分布的小区,而前两次选择调查对象时相对随机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貉口普查”首次关注到貉活动消失的小区。结果显示,26个曾有貉的小区今年确定没有貉,占到被调查小区总数的21%。

  冯一迪表示,这些变化说明貉的分布、扩散和迁移处于持续动态变化,需要开展持续的调查进行长期监测,才能从历年数据的变化中寻找蛛丝马迹,从而揭开貉持续定居或选择“搬家”的真正原因。

  小区有貉不用担心,但如果貉的密度短时间内激增或持续保持在高位,就要引起重视。第三次“貉口普查”给大家吃了“定心丸”:98个有貉小区貉的平均密度为0.44只/公顷(最低为0.03只/公顷,最高为4.51只/公顷),志愿者实地样线调查中遇到貉的平均值为1.06只/公里样线,这两个数据和2023年近似,均显著低于2022年的1.08只/公顷、2.8只/公里样线,分别降低59.3%、62.5%。

  这说明社区环境中貉局部密度过高的情况得到改善。“而且是在调查范围扩大且集中在有貉社区的前提下,貉的平均密度保持稳定,调查中遇到貉的平均值甚至达到历年最低。”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放认为,貉减少了对于人类的主动接近,潜在的与人冲突风险进一步降低。

图表来源: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调查样线图例。 来源: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让“自然之手”接管

  貉一般一年一胎,可产五六只崽,有研究认为,在居民的持续投喂下,这些幼貉不愁吃喝,存活率相当高,一个现存20多只成年貉的小区,经过一年的繁殖,有可能将种群数量增至百只。

  “人为干预少了,‘自然之手’就会接管,调控貉的数量。”王放表示,没有人的干预,食物短缺、疥螨、寒冷的冬天、车祸、较深的水体、施加杀虫剂的植物、被人类毒杀的老鼠和昆虫等都可能危及野生貉的生命。在国内一些城市,狗獾等野生动物,还有野猫野狗,已被证明与貉存在竞争关系,压缩了貉的生存空间。

  事实证明,人类“管住自己的手”,就能管住在吃喝上对貉的影响,这也是人类活动目前对貉的最大影响。

  “小区管理不善导致的垃圾外溢和无序投喂猫粮,是大幅增加小区内貉显著性的两大因素。”王放表示,“貉口普查”发现,当小区存在猫粮投喂时,貉的出现概率可增加15.7%至58.1%;当小区存在湿垃圾管理不当情况时,貉的出现概率可增加13.2%至49.4%。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管理不当,比如垃圾箱房垃圾外溢,对于貉数量增加的影响远大于个人乱扔垃圾。

  6个连续三年被调查小区的数据直观反映了“管住人手”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垃圾投放、猫粮投喂的管理,大部分小区的貉平均密度和遇见率与去年持平或下降,但个别小区出现了“反弹”,貉的密度从去年不到1只/公顷增至今年超过4只/公顷。

  “秦岭、太行山、四川等地野生貉的密度约在0.1只/公顷以下。”王放表示,今年调查下来的0.44只/公顷,体现在居民感受上,就是基本看不到、没啥存在感,但如果实际数值是其两到三倍的话,居民就会感到貉的存在,逐渐有不适感。

图表来源: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投喂猫粮貉就多,不投喂就少,仅凭一组数据似乎不足以说服一些居民停止投喂。

  第三次“貉口普查”首次就投喂猫粮对貉的不利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发现不仅会异化貉的行为,还容易导致貉患上皮肤病。

  调查显示,在有猫粮投喂的小区,貉与人相遇时的行为模式显著改变,更多貉看到居民不是转身离开,而是观望甚至主动靠近。

  “在人的不科学对待甚至‘溺爱’下,一些野生貉的习性异变,对人类产生严重依赖。”王放表示,几年前的野放试验中,通过监控貉脖子上佩戴的GPS项圈,发现许多貉试图“逃回”城区,而非人们觉得更适合它们生存的天马山、辰山等郊野空间,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对人类的依赖,以及对自然环境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它们中的大多数在游荡中死于各种意外。

  此外,局部种群密度过高、猫粮投喂,这两个因素与貉患疥螨等皮肤病高度相关。动物型疥螨通常不传染人,但会引起貉、流浪猫、宠物狗发生疥疮和脱毛等皮肤问题,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

  “这一结论与日本野生貉皮肤疾病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王放认为,一些人自以为是的“喂吃的是对它们好”,不仅不会提升貉等野生动物的健康水平,反而给种群生存增加了长期的生存威胁,揭示了维持城市野生动物自然生存状态的重要性。

  从第三次“貉口普查”来看,越来越多居民意识到科学对待“野生动物进城”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和几年前相比,我们明显感到居民对貉态度的转变,这促进了我们持续推进相关工作的信心。”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表示,居民遭遇野生貉,科学又简单的做法就是坚持“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这已经作为“金句”,写入了上个月发布的上海首份野生动物社区手册。

  李梓榕表示,上海正在持续加大日常遇到野生动物等实用知识的科普。比如,附近有貉的巢穴且貉的活动明显干扰到了居民的生活,可由小区居委会向所在区野保部门请求技术指导,在确定已经将貉赶走的情况下,由物业部门填堵沉降缝。又比如,用扎带或防护网加固园子周围的栏杆,尤其要堵住底部的缝隙,可以较好地防止貉钻进来偷吃。

  此外,每年5月到7月是貉繁殖养育幼崽的时期,貉极其警惕、敏感,建议在夜间跑步、遛狗的居民注意避开貉的主要活动区域,尤其是遛狗的居民,尽量不晚于21时30分遛狗,深夜和凌晨往往是貉出洞活动的时候。

  与此同时,第四次以及未来的“貉口普查”已经开始酝酿。

  “每公顷多少只貉才合适?通过不断调查去接近答案。”李梓榕表示,随着调研深入,将逐步明确全市各区域野生貉的“承载界限”,经过评估,如果貉的密度超过了标准数值,社会共治力量就要积极采取行动。

  “貉口普查”是中国第一个在特大型城市以公民科学的组织方式进行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调查活动,其核心力量是居民志愿者。据透露,上海林业部门已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吸引更多孩子参与公民科学活动,同时加强与有貉社区的沟通,培育发展一批“常驻观察者”,让“貉口普查”获得更多宝贵的持续监测数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