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登上热搜的胖东来,站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对立面。
结婚不允许要彩礼,婚礼不允许铺张浪费,不允许靠父母买房买车……一连串“不允许”,散发着浓浓的“爹味”。
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夹杂着对员工生活的掌控欲,带上了说教,又伴随着指点,仿佛员工自己的事儿也得听公司的。
因为管得太宽,于东来的舆论危机说来就来。
结婚是员工的个人私事,要不要彩礼是两口子商量着来,买房买车靠不靠父母则是两个家庭的决策,这些和企业无关、和老板无关。
高价彩礼被诟病无数,铺张浪费不可取,“啃老”也不值得提倡,这些价值观引导或许在社会上能够得到认可,但在现实面前依然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通常情况下,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新人们往往有自己的考虑,也会参考双方家庭的意见,这些本就没有必要遵守企业的规定。
围绕买房买车,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本账。依靠父母或者自力更生,企业没有必要充当“家长”,作出这样的要求,未免过于强势和绝对了。
一片好心,未必办的是好事儿。
站在“为了员工好”的角度,对员工提出工作之外的要求,是一种家长制的思维。退一步讲,即便不管这些规定是否合理、有无必要,企业管理将手伸向员工私生活,已经是大忌了。
企业家不是大家长。对员工生活的关照和干预是两码事,公司要尊重员工的私生活,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
而家长制的管理和舆论口诛笔伐的“996”一样,公私不分,都是一种越界。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边界感,企业管理的“公”与员工生活的“私”之间,一定要有明确的边界,这是基本的常识。
企业与员工拥有平等的雇佣关系,企业一方无权对员工的工作之外指手画脚。企业在追求文化创新、优化工作环境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干预员工私生活的冲动。
在传统零售寒冬的今天,作为一家创造了零售神话的企业,胖东来以极致的服务出圈,其成功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引来四面八方的求学者。
于东来的企业管理之道,和改革开放后引入的现代公司管理机制常有“出入”。“家长制”便是其中之一。
行业内对此争议不断。管得宽,给得多,在胖东来身上看似得以自洽,却不代表值得推崇。就像胖东来的成功,不代表这套经验能够随意复制。
无论是面向单一零售业的调改,还是面向所有企业的福利待遇设计、充满关怀的企业文化建设,胖东来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家长制企业管理思维不应计入其中。
超越职场本身,要求员工对企业要有更多文化认同,尤其是落实到员工的私人生活中,并不符合现代商业文明。
企业可以在福利制度、薪酬激励、人才选聘等方面变相做加法,却不能在劳动雇佣关系之外随意做加法。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