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1-27 09:39:03 股吧网页版
社论丨坚持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分工,促进全球产供链包容性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正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共吸引了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同比增长约20%;参展国别近70个,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至32%。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分别增加42%、46%和70%。本届链博会将有力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包容性发展。

  过去数十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合作和分工中逐渐壮大,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制造出让更多中低收入者能支付得起的优质商品,推动了制造业持续升级,各方都从中受益。全球化分工是前期由发达国家主导,并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必然选择,大幅提升了全球要素分配与循环效率,并反过来加深了全球产供链合作的依存度。以中间品贸易为例,据全球贸易观察数据测算,2010—2022年,全球中间品出口额增长83.8%,占全球出口比重从50.9%升至57.5%,拉动全球出口增长42.7个百分点。

  自2018年以来,“美国优先”政策引发了美国去全球化逆流,表现为以加征关税为主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以安全为由的所谓去风险措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稳定产生冲击。随之而来的全球新冠疫情进一步打击了几十年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欧洲由于能源危机导致部分国家出现“去工业化”挑战,美国政府则不断掣肘中国电动汽车、半导体等供应链。

  尽管如此,全球供应链合作仍然是大势所趋。本届博览会发布的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提升,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从0.27升至0.66,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其中,基础设施联通、多双边规则、主要经济体政策、技术升级创新、金融服务保障对全球供应链促进的贡献率分别为40.5%、26.5%、7.2%、17.9%、7.9%。

  我国是世界上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生产制造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约30%,已连续13年位居制造业第一大国。全产业链优势使我国成为全球中间品供应链的重要枢纽。2023年,中间品贸易占我国贸易比重达61.1%,出口中间品11.24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7.3%,均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疫情期间,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

  全产业链带来的集群优势使我国企业在土地、人力等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批量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中间品。与此同时,供应链企业能够灵活地应对国际需求变化,通过自主创新增加技术与效率优势。就如苹果CEO库克在此次链博会上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供应链企业伙伴,苹果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在过去数年,这些竞争优势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一些保护主义、泛安全化的行为还在损害全球产供链。过去数年里,关税、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已经让一些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和企业备受挑战,这些因素大幅抬高了企业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如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继续被破坏,以及不确定风险继续增加,那么,一些高度依赖全球市场的西方企业将会体验到生产不稳定性,可能因此失去市场。

  中国以强大的配套能力、更稳定的产能供给,持续为全球产供链高效运转提供坚实支撑,成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与产供链合作的支柱力量。应坚定反对搞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另起炉灶”,坚定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与此同时,中国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并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分工协作,与各国企业携手打造更加富有活力、韧性和效率的全球产供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各国共同繁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