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
焦作古称怀川,位于黄河中下游接合部、黄河和沁河交汇处。
在这里,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河床坡度变小,流速减缓,致使沁河入黄口处滩面比河南省新乡市地面高出20多米,黄河“千里悬河”由此而始,是为“悬河头”。又是在这里,黄河泥沙淤积致使黄河频繁决口改道,河道不断迁徙,在黄河下游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平原,焦作处在其轴心位置的沁河口,是为“华北轴”。还是在这里,黄河暂时完成了汇纳百川的历程,是为“百川口”。
焦作,不但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河南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关键力量之一。
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打造经济更发达、文化更繁荣、环境更优美、开放更高效、人民更幸福的先行区路子,推动高质量发展。
“老树”长“新材”,产业转型打造发展新引擎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不仅是我国生态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不到焦作不知中原之富。”这是1994 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到焦作考察时发出的感叹。
彼时,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口的焦作不但是中国著名的煤城,而且富含氟、钒、钛、锆等资源,曾拥有河南省第一个发电厂、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河南省最先使用自来水、电灯的城市。
然而,焦作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和沿黄省区的其他城市一样,焦作也在不断谋求产业转型。在全市企业的努力下,近年来焦作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打造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10月1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焦作专场新闻发布会。焦作向外界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占先机,做大做强现代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药及原料药、电子信息等13个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具有焦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让龙佰每一天都是新的。”这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焦作龙佰集团产业园随处都可以看到的标语。
前身为焦作市化工总厂的龙佰集团是焦作市工业经济规模最大的企业,主要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该集团是全球少数具备“钛矿—钛白粉—钛金属—钛衍生品”的钛产业全链生产企业。其中,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规模全球第一;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也是全球首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之一。
近年来,龙佰集团积极抢抓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遇,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探索创新钛锂产业耦合生产工艺,成功将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延伸做成磷酸铁,继而生产磷酸铁锂,抢占了新赛道。
“几年前我们观察到新能源是很多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电池材料也是新材料的一种,所以我们从2020年开始着手进行布局。我们的想法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时焦作市政府选派了3名驻企领导,协调企业处理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从审批到环保手续等环节要求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的新能源项目不到一年就完成从布局施工到生产出产品销售的过程。”龙佰集团总裁办副主任郭志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同样进行产业调整布局的还有焦作市传统化工产业龙头——多氟多。
据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六氟磷酸锂,实现了国产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在钠电池领域已抢占市场先机。
经过多年努力,焦作市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煤炭工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81.7%下降到4.44%,全市三产占GDP比重达55.8%,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6.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 I 摄
嘉应观里的黄河全域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 I 摄
大咖国际研发馆和产品展示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 I 摄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沿黄区域成为发展沃土
位于焦作孟州的黄河左岸堤防起点纪念碑,标志着黄河进入了开阔地带。作为典型的内陆地区,孟州打造了中原内配气缸套、隆丰皮草羊剪绒、广济药业核黄素3个世界级品牌。
其中,中原内配产品出口美、欧、亚、非、中东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涵盖通用、福特、康明斯等世界知名发动机公司。今年,又与德国GKN氢能事业部实现战略合作,共同发展氢能产业。
这些成果背后是焦作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当地以商招商、链式招商,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沿黄区域成为更多企业的发展沃土。
“我们并不是焦作人,是创始人了解到焦作营商环境不错,招商力度也很大,因此确定了在这里投资建厂,并且发展起来。” 河南大指造纸装备集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指装备”)商务部总经理刘彦祥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大指装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造纸成套装备及造纸关键设备和造纸工程设计、安装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9月,在首班开行的中欧专列“中豫号”上(河南郑州—俄罗斯乌兰乌德),就有搭载着由焦作大指装备制造的造纸设备、造纸添加剂的货物,国产造纸装备迈出了新丝路之旅。
在焦作太极拳之乡温县产业园,蜜雪集团·大咖国际茶饮梦工厂的研发中心,一群“95后”和“00后”正在进行新品研发。
“我们是2013年在开封成立,2014年迁址温县,目前已经在这里建了3期产业。”大咖国际的工作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据介绍,大咖国际的员工平均年龄才28岁,这些年轻人在海南风情馆、全息投影室与水果切切乐体验馆进行着各种奶茶、咖啡研发,而且还接待省外研学,把中国现代茶饮知识积极推广传播。
“这里好喝又好玩。”记者在大咖国际的游客留言本上看到很多类似的评论。
据了解,焦作温县依托“链主型”企业,打造“一甜一咸”两大产品体系,“一甜”即以大咖国际为主的新式茶饮,企业专注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类原料,服务全球新式茶饮行业10余个品牌,年生产能力130万吨,满足民众对甜味的感官需求;“一咸”即调味料,年产调味料60万吨,为全国3000多个品牌提供研发服务,市场上熟知的螺蛳粉、酸辣粉、肥汁米线、粉面菜蛋等爆火食品,背后都有温县调味料的味道加持。
目前,焦作温县拥有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300余家,其中食品装备制造企业18家、食品添加剂企业9家、食品印刷包材企业48家、食品研发机构13家、食品类物流运输企业17家、食品类电商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焦作具有科创实力强、工业基础好等优势,只要补齐焦作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短板,积极招商,引进人才,持续改善产业结构,就可以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因河出圈,让黄河文化“火”起来
焦作拥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3家5A级景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还有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的嘉应观。
嘉应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的功臣,仿北京故宫建造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嘉应观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极高的黄河河神庙,也是一所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博物馆。
“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黄河平均含沙量在16亿吨左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也是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中国历史上黄河经常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而嘉应观地理位置特殊,可以说从清朝以来就是全国治理黄河的黄委会。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也在这里现场办公过。” 河南焦作武陟嘉应观黄河文化博物馆馆长翟嵩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
记者在这里看到,来嘉应观游学的孩子络绎不绝,嘉应观还通过主题雕塑、治黄碑刻、治水工具、非遗项目等,打造集研学、教育、科普于一体的文化活动空间。
焦作的城市特色之一就是因河而起、因河而生,下辖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山阳区、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孟州市6县(市)4区和1个高新区,黄河流经面积192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7.2%。
目前,焦作市积极打造黄河生态旅游,希望因河出圈,让黄河文化“火”起来。例如孟州河务局对“嘿呦……嘿呦……”的“黄河号子”进行收集、整理,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孟州黄河文化苑特色表演项目。
焦作还在充分挖掘太极拳、云台山和黄河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潜力,聚力打造文旅新板块,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感受焦作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