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大早,重庆工商大学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常务副主任秦华锋就开始穿梭在基地的几个楼层之间。“上午刚好要接待外国来的交流团,所以要在几层楼来回上下。”秦华锋说。
近几年重庆工商大学一直在探索国际合作,早在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便与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泰国典型视频加工废水一体化云管理装备和云管理平台的合作研发与示范”项目。
尽管该项目于2022年顺利结题,但双方的合作并未按下“停止键”。“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重庆工商大学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教授徐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这是重庆探索科技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政策的驱动下,重庆正突破地域限制,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寻求科创合作,重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也正转化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动能。
建立多层次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2023年,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办,多国科技部政要齐聚山城,《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也在当时重磅发布。大会期间,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部长素帕玛·伊萨拉帕迪曾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寻求更多合作。
一年后,重庆工商大学与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正式建立“中泰人工智能青年技术创新中心”,促进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的交流与培养。泰国与重庆的合作迎来进一步的延展。
为进一步加强与泰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重庆工商大学申报并获批了2024年内陆教育开放高地建设项目“‘一带一路’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与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院等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共建、产学研会议共办、境外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共建、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田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庆正在构筑国际科技合作新高地,深入推进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据重庆市科技局统计,截至目前,重庆国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分别达到56个和129个,与63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有18个国家在重庆建立了研发平台。重庆大学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大学科技合作联盟,成员包括11个国家15所高校。
统计结果还显示,重庆与各类创新主体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明月湖·π全球创新大会等国际科技论坛、高端学术会议等活动超过1000场,组织开展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4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员400余名。
重庆正在以全方位科技交往带动科技创新合作,建立起政府、民间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里外国实验人员正在做测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石青川I摄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里展示的新材料展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石青川I摄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在重庆,共建“一带一路”的科技合作不断拓展并变得更加紧密,大量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也应运而生。
中国-匈牙利技术转移中心(重庆)(以下简称“中匈技术转移中心”)是重庆较早建立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之一。今年5月,中匈技术转移中心被纳入《中国—匈牙利共建“一带一路”第三轮重点合作项目和事项清单》。
资料显示,中心在重庆和布达佩斯分设办公室,为两国企业及相关机构间开展科技人才、创新技术、产业资本交流对接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
据了解,目前中心与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山东、浙江、广西、湖南等地的科技服务机构合作搭建了面向匈牙利的国际科技区域协作网络,累计举办了15场中匈项目对接会,组织各类洽谈合作130余次,促成26个项目合作签约,12个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就在不久前,科技部正式审批通过《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支持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建设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技术转移枢纽。
《方案》提出,到2035年面向“一带一路”技术转移枢纽基本建成,在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国际技术转移要素集聚高地和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高地。
这是目前全国批复的第一个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据重庆科技局统计结果显示,重庆高质量建设中国—匈牙利技术转移中心、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已设立专业技术转移机构30余家。
这几年重庆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重庆首次作为嘉宾市参加2024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重庆还成功举办中国—奥地利科技创新精准合作对接重庆专场活动、重庆—塞维利亚科技企业对接会等技术对接活动50余场,促成30个项目签约和20个项目落地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建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力利用率,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参与度影响力,加快打造高能聚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枢纽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田盈说。
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里机械臂正在工作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石青川I摄
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
除了科技研究方面合作,如何将科技成果应用于产业?
大屏幕上数字不断跳动,几名身穿蓝色大褂的工作人员在几个互相连通的机械密闭箱子旁小心操作着,机械手臂在另一边精准配合。这是一条便携式打印设备的生产线,不同于工厂其他生产线,它就在渝北区仙桃数据谷的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里,这边正在生产,旁边就在做技术验证实验。
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黄旭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该联合实验室由重庆邮电大学与韩国高校、企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建,于2021年8月获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重点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开展工业物联网时间敏感网络、工厂能耗管理、数字孪生等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示范应用的联合研究和技术转化。
他透露,联合实验室已研制出全球首个时间敏感网络符合性测试平台、全球首个工业融合网络测试验证平台,除了与品胜科技直接在实验室生产合作外,相关成果还在国家电网、韩国LG公司等40余家中外企业获得应用。
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腾机器人”)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特种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受益于重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越来越频繁的技术交流,其业务在海外快速拓展。
“今年以来,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明显加快,目前已与卡塔尔、沙特、新加坡、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建立了合作,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运营机构。”七腾机器人企划总监张喆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七腾机器人针对石油化工行业难点,已获得17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
重庆农科院的技术则应用于远在非洲的坦桑尼亚。
由于坦桑尼亚种植技术不高,水稻亩产较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的水稻专家王骞带着重庆的农业技术远赴非洲,经过10余年的技术支持,其参与援助的坦桑尼亚优势条件区域的水稻亩产从过去260公斤,大幅提高至460公斤。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频繁交流,王骞迎来了新任务——在“中国(重庆)援助尼泊尔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承担项目技术支持和中尼南方农业科技园的技术合作任务。
“今年8月,中尼南方农业科技园在尼泊尔中南部城市珀勒德布尔启动。”王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技术合作方面,我们希望将坦桑尼亚的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地方,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