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1月28日至30日,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上海证券报社共同主办,郑州市商务局、郑州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承办的长三角上市企业郑州行活动顺利举行。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跨界融合、考察调研、交流探讨、共谋发展。
随着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序推进,创新招商方式成为许多地方必答的新课题。郑州市政府此次携手上海证券报举办的活动,吸引了超过60家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优强企业,以及证券、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参加,是一次招商新尝试、聚商新探索。
郑州市驻上海联络处主任范超杰说,作为市政府派驻机构,招商引资是驻沪办的重要工作。这次依托上海证券报这一开放、分享、共赢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一次邀请60多家优强企业和金融机构赴郑,相当于过去驻沪办一年邀请的企业数量。这说明政媒企三方合力,升级创新招商形式效果良好,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巩固和完善。
“作为头部医药创新企业,恒瑞医药现有东、西、南、北总部,但还没有中部总部。”市值3000多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徐宜富说,时隔多年再次来到郑州,充分感受到了郑州的发展与变化。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下一步,恒瑞医药将高度关注中原崛起大势,在产业布局中充分考虑融入郑州、布局中原。
新能源汽车之城、算力之城、量子之城、人工智能之城……郑州近年来的“中”聚变受到企业家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企业家们纷纷表示,郑州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交通区位、营商环境优越,是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城,将进一步深入调研,深化合作,为加快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贡献企业力量。企业家们还对郑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建言献策。
话机遇:投资兴业 “郑”逢其时
当下的郑州,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接新的机遇挑战。
2023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为13617.8亿元,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在9大国家中心城市、万亿级城市中均排名第一。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GDP达1.07万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国、全省的“双高”态势。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表示,郑州是加快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破冰抢滩,新能源汽车之城、超充之城、算力之城、钻石之城、量子之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齐劼人表示,郑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商汤都邑,战国名城,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如今,郑州正将自身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胜势,以资本力量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全力构建“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的融合生态圈,不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发达,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有上市公司超过2000家,占A股上市公司约37%,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占总数的近50%,长三角上市公司构成中,近40%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三角地区是郑州重要的合作伙伴和重点招商区域。”何雄介绍,海康威视、上汽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先后在郑州落地开工建设,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在郑州布局研究院,郑州与长三角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真诚希望与长三角企业加强深度对接、开展深度合作,欢迎广大企业家进一步了解郑州、关注郑州、投资郑州。”
何雄表示,此次来到郑州的60余位上市公司董事长、投资人,都是领军掌舵的行业翘楚、发展长青的业界精英,希望大家围绕郑州产业发展、市场拓展、资本运作等重点领域,提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有见地的良策。
“本次活动是好的开端。”齐劼人表示,作为权威主流财经媒体和资本市场综合性服务平台,上海证券报将为郑州做好三件事:
一是根据郑州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崛起的特点,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机构走进郑州,创造更多双向奔赴的合作机遇。
二是做好郑州辖区内的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的服务工作,提供更多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市值管理、高端资讯、智库咨询、品牌传播、舆情监测、活动策划、考察调研和资源嫁接等。
三是围绕郑州发展的特色与亮点做好传播服务,讲好郑州量子之城、算力之城、人工智能之城、新能源汽车之城的故事,提升郑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观变化:科创之城优选之地
从中原科技城到天建湖智联网产业园,从金水科教园区到中原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从中科光启到安图生物……活动期间,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高管、投资人分赴郑州重点园区、企业调研,实地感受郑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活力。
在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实验室流水线Autolas X-1等仪器设备,彰显了郑州近年来在医学检验研发创新上的成果。
在中原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优必选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接连完成跳跃、转身、比心等指令,动作连贯流畅,一个个“能说会做”、体态灵活的人形机器人,不仅为长三角企业家带来了视觉上的体验,也刷新了大家对郑州的城市印象。
盛山资本创始合伙人甘世雄是最早的一批投资银行家,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此次前来,他对郑州市医疗大健康等相关产业颇感兴趣。他说:“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郑州满满的诚意,感受到对企业家的尊重和支持。未来希望能在郑州多投入资源,把一些好的项目落地。”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郑州市副市长马志峰介绍,郑州是充满活力的“科创之城”,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800家,科技型企业总量达1.3万家,已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在郑州的院士数量达84人,城市年轻力指数居全国第五,国家区域科创高地和国家重要人才中心正在加速建成。郑州也是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近年来,郑州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立健全“拿地即开工、服务八同步”项目落地保障机制,全市聚集世界500强企业113家、外资企业1057家。
商共赢:群策群力聚变郑州
资本招商、基金招商渐成趋势,宣传招商正逢其时。
本次活动,上海证券报立足于多媒体矩阵,组织策划了《郑州,“中”聚变》《郑州,“郑”当其时》等系列报道,展示了一个人们印象中不一样的“新质郑州”,促进地方政府与企业、金融机构的深入了解和有效沟通,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参会企业的好评。
此次活动,上海证券报社邀请了来自恒瑞医药、中环新能源、盛山资本、宝藤生物、协鑫能科、山高环能、华福证券等60余家长三角上市公司及企业高管、金融和投资机构负责人,同郑州当地市县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等领导齐聚一堂,围绕郑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线上线下,立体多维,政企对话,聚变郑州。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金融与投资服务部主任于帅表示,愿意同包括上海证券报在内的优质合作伙伴一起,支持郑州市及各区县搭建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招商平台,支持郑州市赴境外招商引资,同时支持郑州本地优质上市公司出海投资。
企业家们也都是带着实际需求而来,期待能够在郑州这片“优选之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布局生物质气制氢装备制造板块,主要是看到郑州在物流枢纽、产业集聚、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期待通过合作,有效整合各自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山高环能总裁助理唐春江表示,公司计划与郑州宇通重工集团合作,在郑州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基地,通过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从上游制氢原料端、中游沼气制氢生产端到下游氢能汽车应用端,打造绿色能源全产业链。
复医天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带着需求,直奔主题:“我们主要投资于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具有发展前景和技术优势的初创企业。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参与基金投资组建,并与相关园区或孵化器合作,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的优质项目和企业投资落地、加快发展。”
在中环新能源党委书记李梦琳看来,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链”动效应,通过引进新的产业,包括引入上市公司,对现有资源重新整合,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进入。“郑州目前正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希望有机会与郑州在资源相匹配、环境相适宜的领域进行紧密合作。”李梦琳说。
在活动最后,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董事张有春总结表示,本次活动中,郑州市各级领导以开阔的视野、发展的激情、爱企的雅量,海纳百川,与大家密切互动、坦诚交流。来自长三角的优秀企业家、投资家,千里赴戎机,带着创业兴业的激情,以自身成功的经验、丰富的资源、深厚的学识,为中部明珠郑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献力。
“上海证券报是一个以开放、分享、共赢为目标的资本市场综合性服务平台,在量子之城、聚变之城、钻石之城,此次高密度的‘量子纠缠’,必将推动郑州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助力郑州产业结构能级的跃升与聚变,结出像钻石一样久远、耀眼的成果。”张有春说。
这是一次江河牵手、务实并进的合作之旅;这是一次解放思想、蓄力前行之旅。
有空间、有意愿、有未来。更多的合作正在酝酿,更多的精彩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