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12月2日,人民银行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此次M1统计口径修订,是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上述两项统计目前包含在M2中,尚未包含在M1中。
M0、M1、M2是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其中,M0即流通中现金,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流动性仅次于M0,原计算方式为M0+单位活期存款;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偏弱,计算方式为M1+准货币(单位定期和其他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为什么要进行调整?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解释到,在创设M1时,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更无移动支付体系,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应将其计入M1。
与个人活期存款相似,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随经济活动变化也逐渐显现出较强的流动性,因此也应纳入M1。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总体而言,此次调整符合金融创新和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必要和及时的,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支付体系演化与进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当前金融环境下货币流动性变化。
2024年,人民银行公布的每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M1增速出现较大回落。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方面是受手工补息受限背景下,存贷款“挤水分”效应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个人活期存款未纳入M1计算的原因。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透露,将于2025年1月数据起开始按修订后口径统计M1,预计将于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时,还将公布2024年1月以来修订后的M1余额和增长速度数据。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测算,若新纳入两项统计,2024年以来“广义M1”增速始终高于实际M1,同时与M2的剪刀差现象亦有所缓和,且长周期来看新指标的波动率更低。
事实上,此番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早有信号放出。人民银行11月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开辟专栏详解“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的回顾和展望”。其中提到,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并适当进行历史数据的回溯,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自建立以来经历过四次较大程度的修订,均围绕M2变化。具体来看,先后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M2、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纳入M2、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纳入M2。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主要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经济的匹配度动态调整。”《报告》如是指出。此外除了两项已“官宣”的M1调整,《报告》也提到,M2统计要结合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
对于M1统计口径的优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进一步提出,各类现金管理产品作为流动性较好的资管产品目前也已具备一定的类货币特征,其纳入M1统计的可能性也值得商榷,但实操中仍存主体判定和流动性不足两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口径调整并不会改变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转型方向。人民银行强调,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