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21时10分,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在月面成功软着陆。由此,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2020年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殊不知,在这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的成功实施背后,一家来自上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关键技术亦从中助力。
手握自研技术
上海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张江科学城,公司于2021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霍莱沃致力于成为“电磁技术的领航者”,长期聚焦电磁CAE(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及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应用,以CAE仿真软件、测量系统、微系统为核心产品,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信息、低轨卫星、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等国家战略前沿领域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
自成立以来,霍莱沃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发展路径。
在电磁测量系统领域,霍莱沃自主研发了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等,公司代表性技术成果“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经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领域,霍莱沃自主研发了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三维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软件、阵列综合优化软件等,其中RDSim入选国家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
推动CAE软件的国产化,是霍莱沃的孜孜以求。21世纪以来,高性能计算高速发展,各类仿真算法竞相涌现,CAE软件的仿真精度、效率等大幅提升。与此同时,CAE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下游行业需求而不断扩大,2022年全球CAE行业市场规模约105亿美元,增长17%,且CAE领域集中度不断提升。就国内市场而言,制造业转型带来的大量需求,使得国内CAE软件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同时,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国产高端工业软件的发展与应用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CAE软件行业市场规模约25.9亿元,同比增长18.8%。
趁势而上,霍莱沃在电磁CAE软件领域大显身手,其核心产品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具有多算法融合优势,核心算法包含改进的矩量法、快速算法、高频渐近算法、积分方程快速直接求解法、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与特征模算法等,可实现对各类电磁结构的高精高速仿真。而且,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高度适配主流国产硬件、芯片及操作系统,并已在超算平台上完成部署,实现万核以上的大规模仿真计算能力。
据介绍,CAE软件涉及流体、结构、光学、声学、电磁、测控等多个方向,目前市场需求最大的细分领域有三大类:结构、流体、电磁,而霍莱沃公司的主导产品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就属于电磁领域的CAE仿真软件。
服务硬核领域
依托多年的电磁CAE仿真及在测量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作为骨干编制单位,已参与编制国家标准7项,承担省部级科技专项6项。
目前,霍莱沃公司的测量系统产品,已在领域内的用户单位实现广泛应用,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高分卫星等知名工程项目,并拓展至低轨卫星、汽车毫米波雷达等领域。公司的电磁CAE仿真软件,则在航空、航天、船舶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丰富应用。
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霍莱沃公司为该项目的测控全向天线、数传子系统、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提供了仿真服务。
2015年,北斗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相控阵天线顺利进入在轨工作状态,霍莱沃公司在其中提供了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方案,突破了校准算法关键技术。这也是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领域。
2016年,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入轨,霍莱沃公司运用平面近场多探头测量技术和微秒级实时控制技术,为实现大型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高精度测试及快速评估提供技术保障。
2019年,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霍莱沃为其着陆器提供测控天线整器电性能仿真研发和中继卫星天线仿真研发。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三号星载相控阵通道测试、校准及可靠性验证测试等任务由霍莱沃承担。
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由霍莱沃负责天线整器仿真研发设计及系统开发任务。
夯实领先地位
面向未来,霍莱沃将持续推进CAE仿真软件的国产化进程,并完善软件的工程化落地应用。公司将在电磁CAE仿真软件的架构创新、前端建模精细化、后端处理完备性及多算法互补融合、云计算超大问题解算等方面,持续进行研发迭代和扩展提升,包括在仿真功能、精度、求解规模及计算速度等方面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并向设计仿真、系统应用级仿真及诊断仿真全功能平台扩展。
而在电磁测量系统领域,霍莱沃希望继续夯实其在业内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电磁测量系统的开发及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及市场份额。据悉,公司将根据特种、卫星、低空经济、通信、智能驾驶、半导体等下游市场的技术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各类拳头产品的校准测量精度和效率,并与公司CAE仿真软件研发协同发展,为仿真软件的研发持续提供测试验证和经验数据,也充分利用仿真技术提升测量技术水平,实现研发与迭代的相互促进,满足不断扩大的电磁测量系统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