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玺撼戚颖璞
“能否楼上孵化器,楼下普拉提?”
一场“人民城市”建议专项征集活动上,在模速空间上班的年轻人不假思索地提出要求。
工作之余就近运动健身,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不易实现,管理部门与会人员却频频点头,在笔记上写下“马上研究”。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空间,科学家思维碰撞的火花,可能就是在一次“撸铁”、一杯咖啡甚至一个转身间迸发。
距离越小,沟通交流越容易,孕育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同样道理,让碰撞的火花“落地”,高质量语料、算力调度、评测与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要像一个转身就够得到咖啡机般便利。
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不会与生俱来,它的诞生除了开拓者的摸索,还需要“摆渡者”,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上海,正在这样做。
“上楼”的智慧
土地资源紧缺,上海要用有限的“面粉”,做更好的“面包”,做法尤其重要。新加坡发明的“工业上楼”模式,在上海与新质生产力结缘。
研发基地与生产车间分处城市两头的蓝帆医疗选择在张江“合二为一”,建立其全球创新研发总部和产业化基地,但找了一圈,只在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找到不足44亩空间,连起初设想的三成面积都没到。
传统工业企业对此或许会直摇头,从事心脏瓣膜等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蓝帆医疗倒不怵。不到3万平方米的空间内,8层高的生产楼、10层高的生产孵化楼、15层高的全球研发基地和12层高的生产配套楼正拔地而起。
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一些企业,产品精密度较高、体积较小,相对能“轻装上阵”,具备工厂“竖起来”的条件,但真正实现,要突破工业用地容积率、限高、土地混合用途等方面的限制。
为此,上海市经信委牵头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制定了《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尊重产业规律和企业意愿,按实际需求确定项目容积率和建筑高度。
“工业上楼”要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实效。时尚消费产业“上楼”灵活,但要预留一定的仓储区域;生物医药研发中试要配套生产性废水处理站,对二层以上的荷载有明确的限制……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编制了全国首份“工业上楼”地方设计标准,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差异化需求,找到适配方案。
作为中心城区第一个“工业上楼”标杆,老凤祥总部通过拆落地改建,将容积率仅1.0的老厂房升级为容积率4.5、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新空间。精准设计让各环节衔接更紧、效率更高。未来,其七成建筑体量将用于工业生产及相关产业,剩余三成用于配套服务。
人才、技术、资金相对密集,一直是上海的优势。要素集聚之外,还需要互相适配,方能激发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
这几年,上海逐步调整,允许在工业园区建造配套宿舍,促进产城融合,闵虹·智造源因此吸纳了大量科技型企业和青年人才。新问题随之而来,园区土地性质非居住用途,居住证难办,一批才俊又从人才公寓搬到能办证的小区,但离园区远,上班不方便。
此前尚无工业园区宿舍办理居住证的先例,园区开发主体闵虹集团逐一拜访公安、房管部门,再和街道、人才服务中心对接,用半年探索出全市首例产业园区人才公寓申办居住证路径。
不久前,十余位来自牧今赋能科技、伊利、阿尔斯通等园区内企业的员工在园区人才公寓1楼大厅,通过“远程帮办一体机”申请了居住证,平均每人耗时不到20分钟。
捕碳的闭环
今年4月底,一艘远洋船舶泊入洋山港,卸下一只白色的标准集装箱形储罐,几天后,罐内储存的液化二氧化碳被运到长兴岛上的一家制造企业,用于焊接、冷却等作业。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货物交付,这罐二氧化碳的产生、捕集、液化、储存,全都在船上。这套船用碳捕集装置的研发、制造,包括后续二氧化碳的卸岸、运输及应用,主要都由上海相关单位牵头实现,使上海在全球率先构建起船舶碳捕集、存储、利用的完整闭环。
全球航运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碳捕集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潜力的船舶减碳方式之一,但知易行难。上海之所以能率先实现突破,关键在于构筑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生产端,科创企业突破了只能捕集却无法在船上长时间储存二氧化碳的难题,让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在靠港下船时成为标准化商品。在运输端,上海有较为完善的碳输送管路体系。在应用端,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早已摩拳擦掌,憧憬起利用绿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合成燃料的前景。
发现并研究产业聚集现象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指出,产业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使聚集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
来自市场监管部门企业开办窗口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吸引优质企业集聚的各类要素中,人才、产业链和营商环境是最被新设企业认同的三个优势。
一家新落户的数据隐私安全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服务商寻找顶尖的现代密码学、隐私计算等方面的人才,其首席运营官坦言,上海可能是国内唯一具备完整的相关产业生态的城市,“如果在上海找不到,那就真的难以找到了”。
在上海,不同的产业链通过政府牵引、业界共同参与,形成大量的创新平台,给整个行业的上下游提供更好的生态。尤其是行业龙头,把更多的需求场景开放出来,让人工智能的技术迭代有的放矢,更好、更快地进入千家万户。
新质生产力的激发还需要一批“链主”。上海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工赋链主”,这些企业平均每家都能带动40至50家核心供应商转型。
以纺织行业的“链主”致景科技为例,截至去年底,其飞梭智纺工业互联网平台已链接全国60万台织机、9000余家织厂,实行动态智能派单,实现产能与需求的精准匹配,行业织机开机率得以从原来的40%提升至70%。
耐心和远见
近日,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传出好消息:注入器的甚高频电子枪段研制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全面掌握常温射频连续波电子枪技术的国家。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都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策源功能强大的科技创新将推动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国之重器。
“道理都懂,但在实践中容易为追求速成而盲目,哪个赛道火就一拥而上,忽视了研发投入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许多有识之士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在当下,潜下心来深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显得尤为珍贵。像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这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已建成11个,在建4个,规划建设5个,总投资规模约350亿元,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全国领先。
诞生新质生产力的土壤,往往有一个重要特质,即稳定支持基础科研创新的耐心,而且不是“傻等”型的耐心,有精准研判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远见。
2010年5月,薛敏辞去职务,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再次创业。3个月后,他向上海市相关方面汇报了一个“世界级”项目,上海选择相信,上海市国资委成了联合出资人。次年春,这家公司在嘉定成立,名叫联影。
对于可能在未来几年爆发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海同样率先落子,全国首个国家和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落地浦东。
如饥似渴学习科技新知识,深刻洞察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底层逻辑、演化趋势,更好把握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努力成为领导科技工作的行家里手,这正是上海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今年截至11月底,上海共有6款国产Ⅰ类创新药、10款Ⅲ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均已超过去年,双双“丰收”。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新型疫苗、纳米制剂、超限制造等新产品、新技术正大量涌现。
上海市药监局局长徐徕坦言,传统的审批监管模式已经无法从容应对,“守门员”必须兼职“前锋”,用服务型监管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新方向,CAR-T免疫疗法就是其中一种。它属于个体化治疗产品,来源于不同供者的T细胞给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和产品的一致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因为存在细胞体外扩增后输回患者体内等环节,对生产、物流等环节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然而,缺乏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验是不少初创研发型企业负责人担忧的“心病”。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早在全球第一例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就开始跟进研究,拿出了国外实地考察和交流的资料,帮助申请人逐步转型为“厂长”,加强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安全管控,在“考官”面前加分。
构建创新生态的理念和方式不断转型升级,新的浪潮已在路上。第七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内,被誉为“下一代抗癌顶流”的NK细胞疗法已经出现,在中国实体瘤术后控制癌细胞转移领域有巨大市场。
如何用“看得见的手”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服务不断涌现的新质生产力,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