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近日,在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参会人士表示,节能降碳、超低排放、碳排放权交易或成为钢铁供给的限制因素,行业进一步联合重组也将促进落后产能退出。而在行业减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仍是长期发展之本。
节能降碳政策或约束钢铁供给 联合重组有望促进产能退出
对于关注度较高的钢铁行业产能较大的问题,参会人士认为,产能调整的手段可能有两种:一是通过节能降碳等政策约束钢铁供给;二是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世界钢铁协会测算,为实现碳中和,中国钢铁行业需连续30年每年投资5000亿元左右,相当于吨钢每年需投资500元。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表示,2025年节能降碳政策、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超低排放或约束钢铁供给。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意见稿提出,2024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
首钢集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威表示,从2023年10月1日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进入了过渡期,2026年将正式实施。此外,2025年钢铁行业将被纳入碳市场,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碳交易,首钢在北京的公司已参与北京碳交易,未来碳交易或成为低碳表现较好的钢企的利润增长点。
“北京的碳价大概是1吨二氧化碳价格为100元左右。随着未来低碳要求的提升,碳价也将不断增长。这要求钢铁企业须为绿色低碳趋势做好准备,以应对碳价上涨导致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的问题。”余威说。
而联合重组或是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另一方法。汪建华表示,历史上去过剩产能时期,全球钢铁行业并购达到了区域市场控制力增强、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企业盈利改善、股价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效果。
促进结构优化的兼并重组也是日本钢铁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日本钢铁行业在消费达峰后进入了10年左右的结构调整期,之后进入了20年左右的行业兼并重组期。
“每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向国家提十大政策建议。协会今年年底前拟提出建议:怎样有好的产能退出机制?产能退出的最终目的还是推进联合重组、‘三大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等。”中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说。
依靠科技创新探索提升钢铁企业附加值
姜维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国内表观消费首次连续三年下降,下降趋势已经形成,行业首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发展,挑战巨大。继续“卷”增量摊薄成本,实现低成本生产的发展之路目前已不再现实。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高附加值才是正道。
尽早转型、提升技术实力的企业发展空间向好。以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钢”)的转型为例,公司副总裁曹树卫表示,永钢从螺纹钢起家,目前年产钢1000万吨。几年前永钢开始转型,走上了普转优、优转特的道路。预计2024年全年公司钢板块为盈利状态,2025年将是公司品种钢“大发展”的一年,此前永钢已投资大量金额进行装备升级。不仅如此,目前公司碳纤维等非钢板块利润已超过钢板块,公司60%以上盈利由非钢业务贡献。
高端钢材也有较大增长潜力。姜维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带动国内中高端钢材消费量年增长800万吨以上,拉动不锈钢、电工钢等品种的消费。
姜维也提醒,钢铁企业需关注节能投资,布局废钢资源。“在碳排放的压力下,我相信任何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在废钢领域的布局、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