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试点到全国推行,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养老金,历经两年发展后,终于全面铺开。
“从第三支柱看,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和不享受税收优惠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双轮驱动的态势基本形成。我们认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将会是第三支柱的主阵地,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将成为第三支柱的主战场。当前第三支柱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尚未大规模展开,这是养老保险公司主要聚焦的市场,养老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产品+服务’,满足民众的康养需求。平安养老险将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资格申报工作。”12月14日,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客户基础已积累,只待发令枪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个人养老金税延产品的全面推广,可谓时机成熟,高达6000多万个个人养老金账户积累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认购产品同时扩围只待政策发令枪,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则需要各显神通,增加存量客户黏性和吸引增量客户。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自2022年11月实施以来,36个先行城市(地区)已经有超6000万人开立账户;而从产品数量来看,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个人养老金产品836款,包括466款储蓄类产品、200款基金类产品、144款保险类产品以及26款理财类产品。
“从两年的发展情况看,个人养老金虽然积累了可观的账户基础,同时在税收政策上12000元个人工资薪金缴纳前端免征个税;而对运作期间的投资收益也暂不征收个税,只在领取环节上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过两年来,我们也跟踪发现市场个人养老金市场呈现开户多、缴费少的尴尬情况,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从覆盖面看,很多工薪阶层个税缴纳尚未触及需要通过购买12000元个人养老金来免税,开户缴金有些多此一举;二是满足免税条件的人群,年缴纳12000元的税优并不能实现他们充分养老的需求,也就是免税金额吸引力还不够;三是当前金融机构产品能不能实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保值增值,存在疑问。以银行储蓄存款为例,三年期大额存款利率已经逼近2%,未来利率还将下行趋势下,客户如果通过储蓄实现个人养老金的增值,领取的时候还要被收取利息税,无疑得不偿失。”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养老保险专家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
不过,在他看来,“破局”之路已经开启,个人养老险产品的扩围或能提升开户和参保的积极性。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雯也在12月12日表示,个人养老金的可选产品范围种类增加,适应了民众多样化的投资偏好,有助于增强制度的吸引力。相对于其他的投资品类而言,个人养老金产品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相对更加稳健安全,可以丰富个人长期养老储蓄的投资选项。适度扩展了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将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纳入了提前领取的范围,增强了个人养老金的流动性,也充分考虑到参加者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
就在此前不久举行的平安养老险20周年媒体交流会上,甘为民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养老金融”经历了从单纯的社会事业视角,到事业、产业视角并重;从单一支柱到三个支柱梯度发展,初步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政策框架体系。
“截至2023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达2.23万亿元,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模合计5.75万亿元;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正逐步落地。相应地,平安养老险也在积极推动养老金融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从发展企业年金和团体保险两大主营业务,到布局一二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如今已进入到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第三阶段。”甘为民向记者表达了对第三支柱市场发展的看好。
商业养老险公司的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行,政策已经打开了“大门”,如何以最具优势的产品连接客户与产品营运机构,则是做大市场的真正考验。
“比较银行、保险、公募基金三类金融机构的个人养老险产品,银行理财和储蓄存款虽然能够保证收益,但吸引力明显不够;公募基金的产品如果收益波动太大,同样会引起投保人的反弹;商业保险机构如果能够将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年金产品结合营销,有望真正做大市场。”上海一家养老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
平安养老险总经理助理曹敬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商业养老保险方面,平安养老险将大力推动“三支柱商业保险年金”。“目前公司立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已初步搭建了‘1+3’丰富的产品体系。同时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商业养老金的资格申报工作,以补齐完整的商业保险年金产品体系,并将三省理念落实到商保年金产品中,通过保障属性的再升级、金融属性的再优化、服务属性的再整合,进一步提升公司优势。”曹敬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金作为老百姓的“钱袋子”,其本身具有的特殊属性和重要意义,决定了无论是商业养老险公司还是其他运营金融机构,都必须找到一条高质量的投资和风险管理道路,通过长期、稳健、可持续的投资理念和风险为基、合规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将老百姓和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对此,平安养老险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石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国内养老金融多层次、多支柱的不断发展,养老金的内涵和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各类资金属性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养老险机构应当准确认识不同资金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区分不同资金类型,“量身定制”对应的投资风险准入政策,不断优化资金投向和结构;同时紧跟国家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最大程度发挥养老金作为长期耐心资本、跨周期运作的优势,规避投资风险。
“养老金是长期资金,而风险又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养老金的投资风险管理要做好在长期限和不确定中找到可信且可靠的判断依据。这样的依据来源于扎实、广泛的风险研究,包括经济、环境、区域、行业、主体和历史分析等,养老险公司需要通过密集的实地专项调研等方式,全面判断新形势、新政策对公司存量资产风险的影响以及未来调整方向,同时积极寻找新的优质资产投资机会。养老险机构要清楚地认识到风险是永恒存在的,要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养老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各个环节加强风险识别、判断和处置能力,才能最终确保养老金安全、踏实地落在老百姓的口袋里。”石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