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IPO企业“扎堆”撤单。12月8日,浙江科峰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峰股份”)、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至此,今年已有逾400家企业IPO终止,创历史新高。
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431家拟IPO企业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较去年同期增长约八成。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A股市场IPO撤单企业介于200家至300家之间,今年IPO撤单企业远超其他年份。
以科峰股份为例,该公司IPO之旅并不顺利。从2022年6月30日上市申请获受理后,公司先后经过两轮问询,并于2023年6月21日上会。然而,在过会后长达约一年半的时间里,科峰股份一直迟迟不提交注册,最终选择主动“撤单”,终止IPO之旅。
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审核问询推进,科峰股份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经营业绩可持续性、研发能力和创新性等问题屡被监管关注,这或是科峰股份最终选择终止IPO的主因。
科峰股份主要从事纺织印染助剂、纳米液体分散染料及其他有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科峰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3.14亿元、5.19亿元、4.40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873.86万元、7074.37万元、6103.07万元。对于2022年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较2021年分别下降15.24%、13.73%,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嵌段硅油产品销量减少20.60%以及平均单价下降3.80%。
再比如嘉诺科技,该公司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回收与处理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嘉诺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3.72亿元、3.47亿元;净利分别为2757.5万元、6144.9万元、6781.2万元。嘉诺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存在业绩成长性风险。嘉诺科技于2022年6月递交招股书,原计划募资4.5亿元。2023年6月,嘉诺科技上会并顺利通过,但此后并未提交注册。今年10月15日,该公司终止创业板上市申请。
类似的还有旷视科技、鑫信腾等公司。
资深投行人士认为,IPO出现撤单潮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去年8月27日以来,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IPO审核政策持续收紧;二是沪深交易所上市门槛提高,其中主板、创业板拟IPO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比之前有所提高;三是多因素导致的拟IPO企业自身业绩或经营出现问题,令IPO受阻。四是存在“清仓式”分红、股权高度集中、传统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等情况。
拟IPO企业撤单后路在何方?
“最近很多并购案例当中的标的是IPO撤单企业。”一位投行并购负责人透露,这些标的相对成熟、清晰,并购操作起来进程也会比较快。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终止审核的拟IPO企业有内部整改、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并购重组、重启上市等出路。他认为,明年IPO市场存在逐步走向常态化的可能,但总体节奏上阶段性收紧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看来,少数IPO撤单企业或选择未来某个时段重新申请,一些企业也可以选择转板北交所或者港股市场,或通过被上市公司并购吸收的方式曲线上市。“拟IPO公司需要提升盈利能力,加强公司合法合规运营。如果短期内不符合新的上市标准,即使错失IPO机会也不能通过财务造假等方式违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