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首届产业基础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介绍了国产大飞机进展。
“目前国产大飞机有三款,其中,C909、C919已经进入批产阶段,C929正在研制中。”吴光辉院士介绍,前不久的珠海航展上,原来的ARJ21支线飞机改名为C909,不仅仅是简单的新增商业名称,而是在飞机性能诸多方面都做了改进。C919是干线飞机,最大航程可达5555公里,现已交付了13架,通航14个航线,总飞行1万多小时,载客72万人次。C929是洲际飞机,可以跨洋飞行,正在研制过程中。“C919投入市场后得到很多旅客的支持,客座率明显高于其他飞机。”
吴光辉院士还表示,从C909到C919再到C929,我国大飞机产业一直立足自主,并坚持国际合作。国内有24个省市、1000余家单位、30余万人参与了攻关,而全球有23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家供应商参与。国际合作不仅带动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
对于2024年是中国低空经济元年的观点,吴光辉院士表示认同。他认为,低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和大飞机一样,大飞机产业的形成基础可以为低空经济服务,低空经济也可以是大飞机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带动。
“大飞机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将是长期的过程,未来的场景和机遇很多,包括人工智能的引入、管理改进都在逐步进行过程中。”吴光辉院士说,与此同时,挑战也持续存在,产业将进一步整合,管理机制并没有完全建成,关键技术还需要攻关,尤其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环保压力也很大。
“大飞机和低空经济是耐心经济,耐心产业,尽管这条路还很长,但要保持耐心,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一定要有雄心壮志。”吴光辉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