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时代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更高站位、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教育科技人才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规律更加深刻的洞察和更加精准的把握,赋予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要找准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让教育、科技与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动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要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要在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等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加强调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协同性整体改革。教育、科技与人才强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巨大工程。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在全球2023年度教育强国排名中位列第21位,与2022年相比提升了2名,是10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整体仍处于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
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发展规划中,建设教育、科技与人才强国需要行稳致远,一方面要发挥已有的质量与体系优势,确保基础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普及与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新科技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要补足短板,找准突破口,特别是进一步释放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潜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未来实现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大STEM教育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聚焦一系列“卡脖子”问题,提升科技原始自主创新能力。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条块分割、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的现状,要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破除制约人才发展与科技孵化的各种体制与机制障碍。通过产教融合、普职融通等举措,打造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
人才是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回顾历史,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五个世界级科学和人才中心的经验表明,人才早已成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筑巢引凤,才能汇聚天下英才。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未来人才强国建设工作的重点是要盘活国内与国外两个人才渠道,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同时,与国内经济发展格局相配套,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高水平科创人才高地与蓄水池,为教育与科技发展不断注入高素质人力资源活力。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