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他乡喝上一杯蜜雪冰城、吃一顿海底捞、买个LABUBU,末了再用支付宝轻松付款如今在海外,衣食住行处处可见中国品牌。虽然已是寒冬腊月,中国品牌出海的热潮正旺。
12月12日,URBAN REVIVO(UR)和本来(BENLAI)两大服装品牌在泰国曼谷新地标One Bangkok Mall同天开业,吸引众多市民、网红等前往购买、打卡。两大品牌同属中国服装企业——时尚动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MG集团)。
快时尚品牌UR早在2016年就迈出了出海步伐,目前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开出近20家实体店,本次UR在曼谷的门店是其出海8年来最大的一家海外店铺。与已在全球打出知名度的UR不同,“本来”品牌才刚刚创立两年,便开启出海,主打功能科技与可持续面料。
UR占据One Bangkok Mall核心位置每经记者杜蔚摄
为何FMG集团此番要将18岁的UR和2岁的“本来”一同送出海,甚至为“姊妹”选择同一个商场?它们能否竞争过泰国本土品牌?不止东南亚市场,“我们2025年将重点布局纽约、伦敦地区,并以直营和加盟的方式,5年内海外门店突破200家。”开业活动当天,FMG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明光透露。
记者在One Bangkok Mall看到,茉莉奶白等中国品牌也在这里开店。在李明光看来,中国品牌不出海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出局”,但放眼服装行业,不少中国品牌在走向海外市场时,过去国内的“成功法则”已不再适用。如何在海外的陌生环境中生存和扩张,是中国品牌迫切寻求的答案。
而眼下,时尚的趋势在不断变化。曾风光无限的Zara们已黯淡失宠,而简约舒适的优衣库和运动时尚的lululemon、始祖鸟等掀起穿搭潮流。对于2022年销售额已突破60亿元、获得了5轮融资的UR而言,如何带领“妹妹”本来一起,为FMG集团寻求更高的增长点?在接受媒体长达90分钟的采访里,李明光对市场疑惑进行了一一解答。
李明光(左)与《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深度交流每经记者杜蔚摄
一快一慢两“姊妹”品牌携手出海抢占曼谷新地标
12月12日,One Bangkok Mall在圣诞节前就先迎来一次网红齐聚、民众涌入的热闹非凡。当天上午,8位东南亚舞者以一场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开场舞点燃了商圈热情,也拉开了UR和本来两家门店的开业序幕。
“选择先耕耘东南亚市场,是中国大部分品牌会采用的战略,因为这个市场更靠近中国,当地人的身材更接近中国人。当然,东南亚市场也和中国市场有着一些差异,比如温度更高。为此,我们在东南亚以及国内总部都建立了‘反季团队’,专门为冬季的东南亚市场开发在地化产品。”李明光告诉记者,UR海外开店,依旧遵循品牌一脉相承的“奢华大店”理念,这次开在One Bangkok Mal的店铺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
谈及对泰国市场的看法,李明光直言,泰国拥有非常丰富且多元的服饰品牌,“既包括本地的,也包括全球的,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市场”。
李明光表示,UR几年前就曾进入泰国市场试水,“其销售表现已经验证了,我们在这个市场可以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时尚的创造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特别重视在视觉创意方面的投入。因为大家买衣服就是买艺术、买创意,始终保持视觉上的引领性,让我们与其他品牌实现了差异化竞争”。
与快时尚定位的UR截然不同,李明光对本来的定位是一个“慢时尚”品牌:不着急快速上新产品,而是以可持续面料的研发为重点,是集功能、科技、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服品牌。“它不是一个传统的休闲品牌,也不是一个专业的运动品牌,而是‘慢时尚’‘更未来’。”
李明光很喜欢美国营销大师特劳特说过的一句话——“做一个新品牌,要么与众不同,要么灭亡”。所以李明光对2022年诞生的本来寄予厚望,此番也让它跟随“姐姐”UR一起,在海外开出第一家店铺,希望本来能用自身的差异化定位,掀起一次“服装革命”,也成为FMG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两家店铺看到,UR、本来均有男女装、配饰等丰富品类的产品。其中,UR店铺内还设有现代感十足的装置艺术以及为消费者提供DIY服务的手工区,满足众人的个性化需求。
UR在One Bangkok Mall店铺的装置艺术每经记者杜蔚摄
谈及为何要将“姊妹”放在同一家商场,并在这里开出UR海外最大店铺时,李明光表示,他对品牌实体店的选址最注重的是覆盖“全年龄段”,商场内既要有奢侈品,也要有大众品牌。“我们希望,无论客群的收入高低,都能轻松在这里购买到产品。”
越早出海越好?在欧美立足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的邻居,凭借相似的文化环境和广大的人口基数,成为众多中国品牌出海的第一站。但对于服装时尚品牌而言,目光应远不止于此。
李明光说:“我们出海更具挑战性和代表性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在纽约、伦敦、东京这种全球化的时尚都市立足并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不过,这次推动品牌出海,李明光显然改变了节奏和打法。UR创立于2006年,10年后的2016年才进军新加坡;本来创立于2022年,仅仅2年就吹响了出海的号角。
“我们看到中国以前有很多企业,往往是在国内把规模做到很大才走出国门,这可能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但我发现很多国际品牌一建立,就很快地进入全球市场。所以我希望从这个角度能够有些突破。本来品牌在创立时,就定位全球化。”李明光解释道,“有时候你早点去全球市场,可以更早地获取全球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反馈,以便于进行产品的调整”。
UR泰国曼谷One Bangkok Mall店每经记者杜蔚摄
根据李明光的计划,相比于此前仅通过线上渠道布局欧美市场,FMG集团拟2025年3月在纽约开出欧美首店,并陆续延伸到伦敦、东京等城市。“我们希望5年内在海外店铺数量能够突破200家,同时在海外市场销售占比突破3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个目标压力不小。以目前UR和本来两个品牌合计约20个海外门店算,这意味着未来每年平均要在海外开出约36家门店,一年的开店目标就超过UR出海8年的店铺总量。5年200家海外门店的总量目标,也几乎是企业创立18年至今在国内400多家门店的一半。
另一方面,在中国万亿元级别的服装市场,FMG集团以超过60亿元的年营收规模(以2022年计),仅占不到1%,那要在更加成熟、分散、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立足,又谈何容易?
纽约、伦敦、东京这些FMG集团剑指的海外城市,早就已有国际大品牌“盘踞”。过去,在Zara、H&M、Gap等快时尚鼻祖的培育下,欧美快时尚服装市场发展已非常成熟。尽管它们风光不如以前,但仍在欧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而东京更是优衣库的大本营。杀入这些品牌的“老巢”,“稚嫩”的FMG集团做好准备了吗?
而在出海浪潮汹涌的当下,FMG集团还要面对国内服装“兄弟”企业的“抢食”。海澜之家、森马、安踏、李宁、波司登等中国服装品牌,都在积极出海。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上市企业,资金实力、市场知名度、供应链能力都不容小觑。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的数据,国内服饰品牌上市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已从2015年的5.96%提升至2023年的19.10%。另外,中国跨境电商SHEIN等平台,也是欧美服装市场在线上渠道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李明光也坦言:“当然,这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我们作为一个亚洲品牌要进入这些国家,也会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例如在风格、款式、板型上,欧美国家的服装消费都会和亚洲有些不一样。”
面对困难,李明光表示,FMG集团为进入欧美市场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在伦敦建立设计中心,成立了一个专门服务欧洲市场的设计团队。“我们还会借助十多年在中国建立的柔性供应链和产品开发能力,进行实时的商品分析、消费者分析,再进行快速调整。出海初期阶段仍是以中国供应链为主,未来随着海外规模的扩张,我们也会打造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只是时间会往后一些。”
“欧美是我们必须成功的市场!我们希望每个店铺是能够盈利的,而不是在欧美市场开一个店、打个广告这么简单。”他坚定地说道。
为了加速海外扩张,FMG集团还在今年重启了加盟渠道。这一模式曾在2014年开始的5年时间内,帮助UR品牌在中国快速扩张,但在2019年停止加盟。李明光希望重启加盟模式后,未来集团在全球门店中直营、加盟门店的占比达到1:1的比例。“并将会根据业务发展、财务数据,进行动态调整。”
寻求并购实现多品牌但不碰奢侈品和运动服饰
坚定全球化,李明光认为这个是企业扩大规模的必答题。
“时尚品牌要实现规模化,只有两条路径,一个是单品牌全球化,一个是多品牌发展。”李明光分析道,“时尚服装这个品类非常个性化,每个消费者喜欢的都不一样,很难有一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能够超过1%,也很少有一个中国服装品牌能够突破5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所以要实现规模化,必须多品牌。因此,这也是我们在2022年创立本来这个品牌的原因,我们需要第二增长曲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UR母公司在2024年更名为FMG集团,正是顺应本来第二品牌发展、开启集团化多品牌运营而做出的改变。不过,作为一家成立18年的企业,FMG集团在品牌丰富度上仍不及主要的国际对手,例如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全球就拥有Zara、Pull&Bear、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等多品牌矩阵。
李明光表示,除了在内部孵化之外,未来集团不排除对外并购品牌的可能。但他划出了一个清晰的边界。“我们一直做的是大众定位的品牌,因此奢侈品肯定是我们驾驭不了的一个定位。未来我们在整个集团的规划里,会分为两个事业部,一个叫大众事业部,一个是高端事业部。但这里的‘高端’最高也只会到轻奢。”
专注时尚,是李明光创业的主基调。他本人在公司除了战略定调之外,还主抓创意。
“因为我性格是一半感性,一半理性。战略它比较理论,而创意需要不断在生活、旅行、艺术上获取灵感。因此在公司管理之外,我平常也会去旅行度假、看展、欣赏歌剧。对我个人来说,它是生活同时也是工作。”李明光说道,“我们的创意总监和设计师,都需要利用美学能力进行创作,来服务我们的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也要跟这些伙伴有共同的语言,有同频的东西。”
“很多人会觉得服装是个传统的行业,但我不太认同。我在全世界游走的时候,从大众的穿着,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一个国家越发达,国民收入越高,他们对时尚的需求就越大。所以服装它不是简单的物件,它是一个精神的东西,需要像科技一样不断推陈出新。”李明光说道。
他坚定看好时尚服装产业,“不管法国还是意大利,时尚都是它重要的支柱产业,欧洲很多服装品牌的规模甚至还领先一些科技企业。所以我认为时尚是(面向)未来的,是一个很好很大的赛道。”
但这个赛道,UR还处于一个追赶者的位置。Zara、优衣库等头部玩家早已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规模,UR年收入尚未破百亿元。谈到竞争,李明光表示:“全球时装品牌很多,但是不影响它们各自获取消费者对它们的喜爱,因为它们都有非常与众不同的DNA和风格,很难有一个品牌非常接近另外一个品牌。”
“其实我们不把优衣库当成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也非常喜欢挨着它,开在旁边。因为两个品牌不一样,所以我不担心消费者二选一。”他最后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