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全国多地进入腌腊季,猪肉消费需求出现了一定的增量。然而,从近期白条猪价格走势来看,市场整体依旧难掩供应宽松的压力。数据显示,白条均价自12月初至今下跌2.97%,较年内高点更是下跌了23.33%,背后反映的是供需两端复杂的博弈格局。
供给充足,价格上涨乏力。一方面,中大猪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刺激了散户与二次育肥户加速出栏的积极性,市场猪源较为充足。特别是中大猪因南方腌腊需求的增长,更成为市场的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标猪的市场热度。尽管屠宰量较月初增加了近19%,但猪源供应的持续宽松,使得白条价格上涨动力明显不足。
需求虽增,但“天花板”已现。从消费端来看,腊肉、灌肠等传统消费习惯的拉动,加之春节备货的零星启动,的确让猪肉消费出现了好转迹象。白条销量环比增加,走货速度也加快,然而冻品市场仍表现平平。下游贸易商和加工企业按需采购为主,并未出现明显的囤货行为。显然,目前的消费增长仍不足以完全对冲供给端的压力。
屠宰企业开工率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屠宰企业开工率的提升成为近期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12月以来,开工率由月初的31.81%上升至目前的38.41%,尤其是在气温骤降后增速明显加快。一方面是腌腊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屠宰企业主动提升宰量以追求盈利的举措。但在成本与供应的双重挤压下,屠企对后市的预期依然偏谨慎,这从近期标猪价格的下调中可见一斑。
从当前趋势看,市场供需矛盾依然明显。虽然中大猪价格因需求短暂好转有所上涨,但总体来看,供应端压力仍在累积。特别是随着腊月中后期集中出栏计划的推进,市场猪源宽松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叠加消费端的增长有限,猪价整体或难有明显反弹。
市场对后市猪价的态度趋于谨慎,尤其是对标猪而言,“易跌难涨”或将成为主旋律。对于散户和二次育肥户来说,如何把握出栏时机、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将是接下来的关键课题。同时,屠企也需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调整生产节奏,避免陷入过高库存与低利润的困境。对整个行业来说,猪肉市场的供需平衡仍需时间修复,而这场博弈将考验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的智慧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