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的多项鼓励政策。
图片来源: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
《措施》包括,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每年发放最高1亿元“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以及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圳这一政策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将促进深圳本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预计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选择在深圳落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支持算力和语料发展
《措施》指出,将加大普惠服务资源供给。加快推进鹏城云脑Ⅲ等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市内重大算力基础设施以优惠价格提供算力服务。依托重大项目资源,以创新方式支持企业低成本使用算力、模型、语料等人工智能服务资源。
《措施》提到,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对租用智能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按不超过服务合同金额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初创企业提高资助比例至60%。
此外,每年还将发放最高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通过数据交易平台购买非关联方语料进行大模型研发和应用的企业,按不超过合同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通过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语料,对符合规模质量、更新频率和应用成效要求的开放语料,按照语料年度共享使用情况,给予每个数源单位最高100万元奖励。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亿欧发布的《2024语料风云榜及优秀案例报告》显示,高质量语料预计于2028年枯竭。因互联网语料内容的持续下降,互联网语料数据增速已经从90年代将近100%的年增速率下降至2010年的两位数增长率,预计本世纪末,增长率将会下降至1%。
王鹏表示,当前中文大模型高质量语料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发展和优化。通过促进语料的开放共享和交易,可以吸引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到语料的收集和整理中,丰富中文大模型的语料资源。“这将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人工智能领域中来,企业获取到更多样化、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的语料,有助于提升模型的识别率、理解力和生成能力。”
将构建百亿基金投资生态
在应用领域,《措施》指出,每年发放最高1亿元“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对企业依托经国家网信办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模型服务、智能体开发应用等,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良好成效的,可按不超过模型购买费用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措施》提到了四个重点领域。一是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每年投入最高1亿元,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二是加速开放政务应用场景。每年投入最高5000万元,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开放,聚焦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气象、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每年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鼓励企业针对场景需求开展人工智能产品开发。三是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支持AI电脑、AI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AI虚拟现实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应用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硬件产品研发推广。四是支持人工智能软件首版次应用。鼓励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应用、推广,推动人工智能软件规模化应用,打造生产力工具。
在提升人工智能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方面,《措施》指出,将加大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力度。每年投入最高3亿元,聚焦人工智能的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和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速培育人工智能国产生态。鼓励人工智能软件开源;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开源社区、评测适配中心、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配置通用模型库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开放共享;以及建设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此外,《措施》还指出,将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汇聚多元资本构建人工智能百亿元基金投资生态,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打造陪同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
王鹏告诉记者,随着上述政策深入实施,预计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选择在深圳落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将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提升深圳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