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19 08:19:00 股吧网页版
放大中部地区空间枢纽效应 发力促进区域战略融合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中部地区区位上左右逢源、交通上四通八达,是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承载地、东部沿海产业向内陆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域间制度规则统一的重要衔接地,在促进区域协同融通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中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面向动力源、重大轴带、交界地区、都市圈四重发力,更好促进区域战略融合。

  加强与其他区域深度对接

  在与动力源合作中谋发展求突破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实力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三大经济重心区,也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以占全国6.6%的国土面积、30.3%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41.4%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58.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66.6%的外贸进出口。中部地区应面向三大动力源,主动靠、精准接、全力融,重点解决中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导入、先进产业承接布局、高端消费吸引等发展动力来源问题。

  山西应积极对接京津冀,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共建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提升首都绿电保障能力,保障首都“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深化文旅康养交流合作,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为重点,深入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需求,创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集聚区,引领带动忻州与太原、雄安新区相向发展,打造山西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

  河南应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以协同推进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保障南水北调供水为纽带,大力承接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共享,推进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以淮河流域10市为主体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和高水平协同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深入推进跨省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水运长三角向河南延伸,培育形成连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通道。

  江西应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把赣州打造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构建“老区+湾区”合作模式。支持赣东北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腹地,融入G60科创走廊一体化建设和大飞机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衢黄南饶,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

  安徽应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链接长三角传统产业就近外溢需求、科技成果就近转化需求、生产要素就近供给需求、高端消费就近服务需求、安全发展就近保障需求,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把安徽从“沪苏浙重要功能承载地”转化为“沪苏浙走出去首选地”。

  加强与两大流域融合联动

  在重大轴带中拓空间强支撑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城镇化“两横三纵”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横,是我国“三区四带”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区,是我国开放格局中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带,两大流域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部地区应加强和两大流域的联动,进一步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文章做足、亮点放大,积极探索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模式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融入轴带中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强化协同融通,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放大港口枢纽效应,建设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依托沿江港口,做大做实近洋直航航线,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开辟国际贸易新通道、沿海进江新通道。推动长三角制造业溯江而上,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沿江产业走廊。扎实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彰显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优势和特色,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

  推动山西、河南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共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扎实做好黄河文化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加强河南、陕西、山西合作,联动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洛阳副中心城市,着力打造沿黄生态示范带、科技创新示范带、文化复兴示范带、幸福宜居示范带,形成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务实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共同打造以黄河文化和寻根问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拓展旅游市场。

  推动交界地区融合发展

  在跨行政区合作中建机制促协同

  交界地区是战略融合发展始终绕不开的空间,应打破行政隶属和边界,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合作发展新机制,因地制宜共建一体化合作发展新载体,加速探索省际毗邻区协同发展创新路径,打造国家区域融合的先行地。

  推动中部与东部、西部板块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应支持安徽打造沿苏浙省际边界融合发展带,以主动承接南京、杭州、徐州等中心城市功能配套为目标,以构建通勤化省际交通网络为支撑,以率先复制推广一体化示范区经验为重点,加强统筹谋划,主动突破省际分割,紧贴与苏浙两省边界推进相向发展、联动发展,建设链接东中部市场化要素的新型功能平台,打造承接长三角辐射拓展的先行区。深化鲁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中东部合作发展有效路径。推进浙赣边际合作示范区、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吸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辐射,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江西转化。加强湘粤桂省际协作,支持永州打造湘粤桂省际区域枢纽城市,加强湘桂黔省际协作,支持怀化打造湘桂黔省际区域枢纽城市,支持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特色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强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部六省省际交界地区融合发展。应大力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红色文化旅游提升等工程,打造“湘赣红”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建成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长江、淮河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皖鄂赣毗邻地区“三省六地”(宿松、望江、黄梅、柴桑、湖口、彭泽)合作共建,共同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建设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在区域战略融合中建支点强辐射

  中部地区人口稠密,武汉、郑州、长沙、合肥等都是人口千万级的超大特大城市,都市圈在促进区域战略融合中具有关键作用,应有序培育一批以省会为引领、辐射周边的现代化都市圈,以同城化联动周边市县为重点,高效通勤、产业配套、生活共享,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武鄂黄黄”为核心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发展,充分发挥武汉龙头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加快形成空间结构清晰、经济集聚度高、区域竞争力强、城市功能互补、交通往来顺畅、产业分工协调、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要素流动有序的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

  持续推进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应破除利益联结、要素流通等瓶颈,促进产业创新协力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在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探索集成创新,联手打造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北斗规模应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

  提升郑州都市圈协同发展力,应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发展,建设兰考郑开同城化特别合作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推动一般性制造业、专业市场等非核心功能向周边转移。

  推进合肥都市圈发展,应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进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合滁合作园等建设,携手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合肥、南京都市圈跨省共建、联动发展,打造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乃至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枢纽。

  做优做强南昌都市圈,应深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支持南昌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推动赣江新区与南昌、九江深度融合发展,提高昌九、昌抚一体化同城化水平。

  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应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推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促进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更好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