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来拍‘擦鞋阿姨’的吗?”
出租车司机赵师傅瞥了眼记者手里的摄影器材,又指了指此行的目的地——义乌国际商贸城。
赵师傅口中的“擦鞋阿姨”,名叫胡根兰,今年53岁,到金华十多年了,一直从事擦鞋的工作。前不久,胡根兰因自学多国语言和外国人从容对话而意外走红。凭借一口流利外语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她成了无数网友口中的“生活强者”。
记者点了下头,赵师傅来了兴致:“最近她可火了,好多人都去找她拍短视频。我们都挺想不通的,因为这在义乌还挺常见的。”
在义乌三天,记者去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宾王158文创园等胡根兰经常招揽顾客的地方,但都没有见到她的身影。有商户说,以前她天天都在,但最近没怎么看到。也有人说,她被自媒体博主拉去拍短视频了。芬兰人艾利克斯声称他是最早一批拍摄胡根兰的博主,还给记者看了多个两人交流的短视频。但被问到去哪里能找到胡根兰时,艾利克斯无奈地说:“我已经三天没见过她了,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在义乌,“擦鞋阿姨”是义乌众多生意人的缩影。他们勤奋务实,热爱学习新的语言和知识,乐观自信有着坚定信念。某种程度上,在义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擦鞋阿姨”。
学英语的热潮
早上8点30分,义乌国际商贸城刚刚开门,今年50岁的单晨晓就到了店里。简单收拾一番后,她从包里掏出手机和学习资料,开始晨读,先用手机单词软件背单词,再根据资料复习学过的句子。
单晨晓给记者看学习资料,光笔记本就记了好几本,叠起来厚厚一摞,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些单词还会用汉语谐音标注出来。她给记者解释:“customer就是顾客,‘卡丝他们’,把顾客的钱都卡到我们这里来。还有quantity数量,‘筐他提’,就是买多少筐由他来提。”抬起头,墙上的空白处,还整齐贴满了店内产品的英文翻译和日常交流用语。
单晨晓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3楼经营装饰工艺品生意。作为首批入驻市场的商户,单晨晓算是行业中的“老资格”。20多年前,单晨晓从老家东阳来到义乌开店,一头扎进了这片小商品的汪洋大海。单晨晓的店里,梳子是主要产品。此外,她卖过民族包,客户遍布国内外各种旅游景点,后来生意不景气,她又转而卖铜器等工艺品。
单晨晓没有任何外语基础,过去遇见外商往往愣在原地干瞪眼,为此丢了不少订单。讲起以前的故事,单晨晓直摇头。“我们店里卖木梳,我之前连梳子的英文都说不好,跟外国的客人交流时,都是用计算器按一下价格,给他们看看,很可怜的,误差也很大,但没办法,大家都是连比画带猜地做生意。但是这样不行啊!”单晨晓加重语气,“做生意你听不懂人家说话怎么行呢?”眼看着别人用英语谈生意,订单一个接一个,单晨晓羡慕不已,这也坚定了她学英语的决心。
今年5月开始,义乌商城集团定期举办新的英语训练营,面向所有商户免费开课,地点就在商贸城一区。一个学习周期20天,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主题,比如尺寸、材料、价格、包装等,主要内容是学习在贸易环节中会接触并用到的实用英语。单晨晓顺势报了名。上课第一天,她就学会了一句话:“Im learning English just to get more orders.”(“我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有更多订单。”)
单晨晓个头不高,爱穿红色衣服,做事风风火火、干劲十足,还总是乐呵呵的,是附近街区公认的“开心果”。但说起学英语,她马上严肃起来,连连“诉苦”:“最大的困难,就是年纪大了记不住,学会的单词总是忘记。”之前,上英语课的时候,她几乎都是最早到现场,经常提前半个多小时。用她的话说,“不早点来,第一排位置就没有了呀。每天早上都有上百号人来,要是站到后面根本听不清的,跟老师也没有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感”。
所幸,效果还不错。现在再遇见外商,单晨晓早就不害怕开口,还会主动上前热情询问。虽然交流难免磕磕巴巴,有时还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但至少基本沟通并无障碍,尤其涉及价格数字时,她的发音总是非常清晰准确。遇到讨价还价时,“last price”(最低价)等词汇也是信手拈来。
这天,有俄罗斯客商来采购询价,因为临近关门,对方扫了店铺微信后便离开了。第二天,单晨晓给记者看聊天记录,双方的线上交流,主要用的是各自的母语,再通过微信的翻译功能进行。但交流到最后,单晨晓用英语写了一句,“Give me the order,please”(请给我订单)。对方则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
义乌的国际范
单晨晓开玩笑称,自己说的是“散装英语”,“真要说起英语,还得看年轻人”。
单晨晓所说的年轻人,主要指的是隔壁店铺的宋浦诺和刘鹏。两人都是“90后”,前者从高中开始就在新西兰留学,现在做的是烛台生意;后者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目前主要经营陶瓷花瓶。虽然他们来义乌不久,但生意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若是碰到不懂的问题或是不会读的单词,单晨晓都会找他们请教,反过来,他们也会监督单晨晓学英语。刘鹏跟记者“告状”:“阿姨经常说要多练习,但有时候跟客户聊着聊着就开始说中文,或者用计算器。我们就会提醒她。”谈到被“抓包”的经历,单晨晓吐吐舌头,信誓旦旦地说“下次不会了”。
在刘鹏看来,流利的外语对生意的帮助“肉眼可见”:“比如,语音流利有助于更清晰地表达商品特点和交易条件,让客户更有信心下单。同时,英语水平较高的商户可以更好地处理售后问题。客户对售后服务有信心,往往会促成更多长期合作订单。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语言沟通顺畅,双方就更容易升级成为‘朋友’。‘朋友’在义乌很重要。”此外,刘鹏还在自学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只不过,“阿拉伯语太难了”。
单晨晓发现,近年来市场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相比老一辈,他们学语言更有优势,想法上也有更多创新。比如,和单晨晓一起学英语的傅江燕。傅江燕的婆婆从30岁开始经营,一步步从马路边走到了市场里,傅江燕则把袜子店做成了义乌的“明星店铺”。
傅江燕的店铺很好找。有人指点,从国际商贸城四区81号门进去,在第一个路口左转,看到摆满五颜六色袜子的店铺便是。其中,穿着民族风格穿搭,戴着漂亮头饰的,就是傅江燕。她是“80后”,义乌本地人,从小就想做生意的她,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实习期间,还自学了电子商务课程,是市场内最早接触网络生意的一批人。
2018年左右,傅江燕感觉到,“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于是,她开始寻求出路,想到利用刚刚兴起的短视频平台来带货。早期的视频中,傅江燕讲的都是中文,内容较为复杂,反响平平。后来,考虑到自己的客户基本都在国外,她便开始在视频中用英语来介绍新品。从2022年初发布第一个英语视频开始,她几乎每天更新。由于客户多来自中东、南美以及南非等地,除了英文,部分视频中她还使用了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希腊语、菲律宾语、法语等语言。
“一开始,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傅江燕记得,当时,很多同行觉得,她这么做是白费力气。的确,“冷启动”颇为艰难,最初的视频播放次数寥寥。后来,傅江燕简化了视频内容,只做新产品材质、规格介绍,时长控制在15秒以内,这样更简单明了的介绍反而吸引了更多客户。再加上日积月累的更新,到现在流量最高的视频已经点赞上万。甚至,一位许久没有联系的阿尔巴尼亚的客户看到视频后重新联系上她,一次性下单了1000打圣诞袜,清空了她所有的库存。记者采访期间,傅江燕的三个手机接连响个不停,来电者来自世界各地,大多是从视频导流过来的客户。
今年5月,傅江燕和其他7个义乌老板娘,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的视频中进行自我推介。视频发布当天,就为傅江燕带来了500多个粉丝和不少订单。此后,长尾效应延续,还一度在义乌市场掀起了一波学习外语和制作外语短视频的风潮。
中文逐渐流行
义乌,总是格外忙碌。比如,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大多数人总是步履匆匆。还比如,大多数义乌商户的桌上,除了文件,还堆满了各种学习资料。
芬兰人艾利克斯也有这种感觉。从2010年初次来到义乌后,艾利克斯就很喜欢这座城市。7年前,他和一个义乌姑娘结婚,成了一名义乌女婿,并定居在义乌。目前,他和合伙人共同在商贸城中经营一家香氛和设计类店铺,同时,他还是一位自媒体博主。平日里,他经常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自己是“义乌侬”(义乌话:义乌人)。记者问他,对义乌印象最深刻的点是什么?艾利克斯的回答直截了当——勤奋。
艾利克斯进一步解释:“据我的了解,义乌的老板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很多老一辈的人学历不高,甚至可能都没上过学,但是经常去国外,或者跟很多外国人交流,自学了很多语言。他们往往通过一个个单词的拼凑,就能实现基本的沟通,还把生意做得很大,这很了不起。”他提到,尤其是今年,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的视频带来更多订单后,这里的竞争氛围更加浓厚,但大家比拼的,更多是“谁的英语更流利”或者“谁会更多语言”。这让他觉得惊讶,也更喜欢把镜头聚焦到这些人身上。
这段时间,艾利克斯正计划学习中文。在社交平台上,他的个人简介是“一个在中国义乌的芬兰老外,做中西文化的桥梁”。他告诉记者,他希望用短视频的段子、文化故事等方式,促进沟通交流。在他的视频中,除了胡根兰,还有很多义乌的商户和其他“擦鞋阿姨”。其中一条视频,他拍摄了4位擦鞋阿姨跟着他一起学英语的场景,并用中文配文“这是义乌,人们学习英语,努力工作的擦鞋队伍,真棒”。这条视频是他近期热度最高的作品,相关数据还高于他与胡根兰的对话视频。
这些年,学外语已经成为义乌的一个流行词。每周四晚上,傅江燕都会去鸡鸣山社区的西语角当学员。而在下午店面关门后,在当地的外语培训机构上夜校,学习除英语外的小语种,也成为很多商户的新选择。由于客户大多来自中东、南美等地,很多人会选择学习阿拉伯语或者西班牙语。义乌当地,有多家外语培训机构,提供这些小语种的培训服务。
义乌一家外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观察到,这两年咨询学习的人明显增多,主要需求的群体包括义乌的商户、外贸公司等,目前的课程也主要是销售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口语,注重实用性。“很多人都是零基础,但最后都可以在店面和外商流畅沟通,很厉害。上课之前他们在大厅里认真复习,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还积极跟老师请教,就像回到学生时代。”该工作人员感慨。
在义乌,记者问过很多人,“为什么这么努力学外语?”得到的答案很多,有的是为了兴趣,有的为了提升技能,还有的回答相当宏大,“为了主动适应全球化贸易的需求”。单晨晓的回答简单明了,为了有更多订单。
在她看来,外语本质上是一门工具,要利用好并为生意服务。有趣的是,某种程度上,这成了一种“双向奔赴”。一方面,为做好服务,方便沟通宣传,能想的办法,卖家都想了;另一方面,作为买家群体的外国顾客,为了融入中国,也正越来越多地学习中文。
“都说义乌老板卷,其实老外现在比我们还卷。”单晨晓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开玩笑说义乌人均英语四级,但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有不少客户用中文与其沟通,而且水平都很高。“到中国来采购的客户,很多都能用基础的中文交流,甚至有些‘中国通’,普通话说得可比我好多了。”单晨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