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汉阳区之后,武汉又新增了一个50亿规模的区级基金矩阵。
日前,江岸区一次性发布了5支科创基金,并宣布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创产业基金矩阵,未来通过多级联动充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力争到2026年带动投资500亿元。
此次发布的5支科创基金,分别为首发展武创江岸科创(武汉)投资基金、武汉长江泓鑫投资基金、长江建源科创基金、金岸工融科创基金以及湖北省文旅产业投资基金,聚焦智慧水工、清洁能源、绿色航运、生态环保、软件信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低空利用、数字制造等多个领域。
《科创板日报》了解到,签约的五支基金合作方既有北京国资集团也有武汉本地国企。其中,首发展武创江岸科创(武汉)投资基金是由北京首发展集团在湖北设立的第一支天使基金,由旗下基金平台首发展创投管理,基金将依托股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创新资源,推动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汉转化。
长江泓鑫投资基金则相当本土化,由长江日报创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联合了武汉产业基金、江岸产业基金、长报传媒集团、盛天网络、中森医疗等合伙人,基金主要投向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另外三支基金则是由江岸区与湖北省文旅集团、建设银行、工银资本合作设立的。
武汉的国资从业者告诉《科创板日报》,江岸区的动作之前就有风声,不仅是江岸区,现在武汉市内各个区都在调动资源,组建基金矩阵,通过基金招商来助力区里的项目落地。“基金规模和项目储备数量都是有要求的,已经卷起来了。”他表示。
不过也有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不少政府基金宣传的规模动辄几十亿,但实际到账的资金规模却大大缩水,真金白银的支持还是少数。
但江岸区在基金招商之外,给出了更丰富的支持方式,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彼岸计划”,实施“种子企业育苗工程”“瞪羚企业培育工程”等系列措施,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优秀企业、园区和科创平台。
具体如下,“种子企业育苗工程”是遴选200家初创企业,按照每家20-5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瞪羚企业培育工程”则通过“拨转股”瞪羚培育资金每年支持20-30家瞪羚种子企业,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达到300万元。
此外,对表现优秀的众创孵化载体,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支持组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大力引育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加速平台,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
目前,江岸区锚定“53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创服务、数字经济两大“成长产业”发展,已实现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发展。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数量达45家,全区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58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