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即将结束的2024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加速调整,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全力以赴因应这一变迁。
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加具象地表现在科技创新争分夺秒。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经济奔流向前的左右堤岸,彼此保驾护航。
与强调科技赋能金融的“金融科技”不同,“科技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机构要为科技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资金支持和解决方案,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融资服务。
随着全球化趋于碎片化,全球经济处于变局之中,科技金融不仅必要,并且急迫。在我国现有金融体系里,银行信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风险投资的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创投资本面临“一级市场已死”的疑问,“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共识,但知易行难。一方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创新。
过往,科技攻关和产业需求,常在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彼此迷失。收益和风险不匹配是制约银行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发挥并释放金融的“桥梁”“活水”作用,才能让二者跨越一步之遥,进一步助力产业转型提质加速。
提升信贷服务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培育耐心资本,实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提升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以上种种,都在过去一年科技金融领域的实践中步步向前、层层推进。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仍是科技金融的主力军。科技企业全力攻克技术创新中的惊险一跃,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来说,挑战及压力同样不容小觑。银行正在努力破解产品和服务同质化难题,有效解决科技企业实际需求。
荆棘中有玫瑰。如今,贷款增量扩面、科创类债券规模提速、股权融资市场迅猛发展,无不彰显了科技金融的蓬勃生机。
面对前沿性、基础性、早期性科技研发,金融支持仍是难点,也是痛点。这不是一日之功,也非一类机构单兵之能。
风险投资必然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努力成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希望之光。
科技保险未来也大有可为。保险产品不仅仅是一种风险分担工具,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安全垫”,它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监管部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发展科技金融,防止泡沫化,避免单一模式。同时,应适应科技金融的要求,出台相应支持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投融资环境。
架桥输水,丰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生态,要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与多元创新生态相对应,科技金融也应通过金融体系内部各业态衔接、金融体系与科技体系相互配合,最终产生“1+1)2”的化反。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角下,科技金融正被重新定义。
从着眼过去到关注未来,从银行信贷到耐心资本,监管、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正合力探索全新方法论,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市场”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