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方经济强省,山东同时也是能耗大省和排放大省,其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全国近十分之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近年来,山东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型储能技术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与基础装备,其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为山东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与发展机遇。然而,新型储能在迈向规模化与商业化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居高不下、电网接纳能力有限等,需逐步加以解决。
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需要“两手抓”。一方面,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储能技术的迭代升级,突破成本与性能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为新型储能产业提供政策扶持与保障,确保其在发展初期顺利起步并稳健前行。唯有协同发力,才能建立起与新型储能发展相适配的电力市场机制,提高储能设备的总体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当前新型储能商业模式不完善的问题,推动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山东在新型储能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初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框架,搭建起支撑新型储能发展的“四梁八柱”。例如,创新性出台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创立“电量交易+容量补偿+容量租赁”的多元收益模式,从政策与市场机制层面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全方位的创新举措,山东成功将新型储能融入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安全管控、市场营销以及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
面对当前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市场短期波动,更加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应对变化。同时,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及时优化完善相关政策,为新型储能产业营造更加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