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14分钟跨越深港,横琴口岸最快20秒通关,大湾区“硬联通”升级加速。12月底,深圳湾口岸即将开通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连接香港东莞,港铁公司亦将于明年初开始就北环线支线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市民乘坐湾区“大号地铁”串门不再是想象。
回顾大湾区“硬联通”升级史,从广九直通车到广深港高铁,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最近,还有香港西九龙至韶关的高铁旅游列车、澳门轻轨横琴线相继发车……一系列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科技赋能智慧交通,为粤港澳三地市民在大湾区畅行提供了愈发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大号地铁”加速驶来
广深港跨境愈发“灵活”
今年以来,深港各口岸客流量增长势头迅猛。截至12月11日24时,今年以来西九龙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客流量首次突破2500万人次。其中,今年以来,经西九龙站口岸出入境的内地居民超1527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占口岸客流总站的60%以上。重要节假日期间,在内地居民跨境游的带动下,口岸最高单日客流达到12.6万人次,节假日客流超10万已成为常态。随着12月1日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政策实施,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往来将更加便利、广泛。
如今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广深港高铁只需48分钟,就能抵达香港市中心的西九龙站。不用取票,直接扫二维码或者刷身份证就可以通行。今年是香港西九龙站开通的六周年,数据显示,西九龙站累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628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2.1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旅客乘搭高铁抵港后在此开启旅程,其中不少内地旅客常利用周末赴香港看展览、听演唱会、citywalk。
爱好收藏旧车票的广州95后何梓维对此感受颇深,他目前在澳门读大学,经常在广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往返。“以前无论坐船还是大巴去香港都要花半天时间,通常在香港住一晚,因为当天来回玩得不够尽兴。现在我可以早上到广州南坐最早的高铁,8点多就到香港西九龙,有一整天在香港旅游,晚上看完演唱会当天就可以回广州,方便了好多。”
2023年8月,广深港跨境“灵活行”的推出更是令深港高铁“地铁化”成为现实,为往来深圳和香港的旅客增添不少便利。已购买往来西九龙站和福田、深圳北站车票的旅客,都可以在线下自助机、柜台,或者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App直接进入“灵活行”界面,于乘车当天改乘其他班次。今年初,广深港高铁“地铁化”进一步落地,推出20次“计次票”和30日“定期票”(月票),大湾区内交通便利进一步升级。
“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形成“1小时生活圈”,不少铁路迷也亲身感受并见证了这些年来的变化。95后铁路迷许瀚文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坐过的广九直通车、十多年前常常乘坐的广州东到深圳的城际列车,他小心翼翼地向南都记者展示他的“宝贝”:需要到柜台购买的广州东到深圳城际列车红色纸质车票,已经成为“绝版”;20年前的广九直通车旧车票上,“广九铁路”logo清晰可见,还有人工验票后留下的小缺口……这些旧票据都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南都记者在港铁公司于红磡站推出的“站见”铁路展上也看到了多款退役列车和部件,以及一系列铁路珍藏。港铁红磡站的C1出入口曾是广九直通车的入口,如今变身为充满复古气息的临时铁道展览馆。
飞驰的列车提高了出行效率,数字科技也拉近了粤港澳三地人们互相来往的距离。来自香港的阿Roy回忆小时候跟随家人回佛山探亲,有两个“指定动作”少不了:兑换人民币、人工购票。他说自从有了线上化渠道后,可以提前规划行程和手机购票,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来自澳门的谭家文也感受到了大湾区出行的便利。“现在手机就能买票,选择我想要的班次,买票后手机会显示电子乘车码,直接刷就可以进站了。”她告诉南都记者,得益于数字湾区的互通升级,现在刷回乡证也可以进站坐车,平常还会去佛山、江门、肇庆等多个城市旅游。随着一节节轨道的延伸,大湾区“大号地铁”正加速驶来。
旧票夹见证科技赋能智慧出行
何梓维翻开收藏的车票夹,向南都记者展示各式各样的地铁卡,有羊城通、八达通、澳门通等等。“我在香港喜欢坐地铁,以前一般会买港铁全日通。后来用八达通比较多,港铁可以用二维码扫码后,也会经常用电子支付。”而00后香港地铁迷Minta更是收藏了一整个票夹的旧车票,她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不少已经非常稀缺的收藏品,有西铁线旧车票、奥运纪念车票、小童车票、两铁合并前的旧车票,还有一张与她年纪差不多的游客车票。南都记者在“站见”铁路展和港铁九龙站的港铁展廊(MTR Gallery)也看到了不少各年代的纪念车票。
港铁公司通车45年来,已成为市民、旅客日常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从这些旧车票到如今的扫码、嘀VISA卡,科技赋能智慧出行让港铁乘客们提供了更好的乘车体验,也进一步助力大湾区互联互通。数据显示,港铁本地铁路每个工作日服务超过550万人次。
港铁公司总经理-市务及客户体验梁静雯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更好地提升乘客服务体验,港铁近年推动“智慧出行”,主要聚焦三大范畴:顾客体验3.0、关爱共融乘车环境、智慧运营团队。
梁静雯介绍,“顾客体验3.0”包括个人化出行体验、智能客务模式以及多元化支付方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乘客使用手机应用程式出行,港铁不断提升自有的应用程式‘MTR Mobile’的功能,乘客可以查询站点、列车到达时间,购买二维码车票及电子单程票,也可以储积分兑换礼物。”另一方面,港铁车站里供市民查阅的表格已有七成是电子化,乘客可线上报失物品,也可扫码查阅车站指南、车票等资讯。此外,港铁已陆续更换地铁闸机,增设电子二维码、感应式信用卡等支付方式。据梁静雯介绍,目前2400多部闸机正陆续提升,到2026年,游客们常用的机场快线也会开始提升闸机;而到2028年,整个港铁网络的闸机会完成全面升级。
数字科技便利公众出行,也可以帮助有不同需要的乘客。“两年前我们推出了‘关爱共乘’应用程式。面对长者群体,页面上的字体会加大;面对视障群体,站内导航功能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目前所在车站的环境。”梁静雯表示,今年12月该应用程序进行功能升级,增设方便轮椅人士、听障人士使用的功能。
至于智慧团队方面,港铁大胆“尝新”。在鲗鱼涌站和启德站尝试使用人工智能“虚拟服务大使Tracy”,例如向乘客介绍车站、解答疑问等。据了解,“Tracy” 懂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对广东话的辨识准确率较高,能理解日常中英夹杂及较为口语化的句式。梁静雯表示,未来港铁计划将“虚拟服务大使”推广至更多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