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的审查风险,在璞泰来身上得到具象化。
昨日晚间更新的投资进展显示,因无法同意瑞典相关审查部门提出的相关条件,公司前期在当地建设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未能获得批准,并决定终止该项目的实施。
该项目还要追溯到2023年5月,项目原计划总投资为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按照当前汇率计算,接近104亿元人民币。
在有限的公告内容中,可以看出此次投资审查的诸多细节。比如负极材料项目的审查部门是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审查过程中存在延期审查、多轮沟通的情况,同时审查部门对项目实施主体公司的控制权、管理层组成和研发成果等方面作出要求等。
“公司拟进一步向瑞典政府提出上诉。公司将和瑞典政府有关部门保持沟通,探讨项目继续推进的其他可能性。”璞泰来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述出海项目遇到阻力,却不会对璞泰来短期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仅就负极材料板块来看,上市公司除了在江西、内蒙等地拥有15万吨/年产能,今明两年还有四川的28万吨/年的在建产能尚待释放。
此外,凭借近几年锂电设备、隔膜等产品的收入增长,与营收结构的多元化,公司整体对负极业务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减小。
出海不易
作为锂电池的材料供应商,璞泰来的产能布局要跟着下游客户走。
“随着公司下游客户纷纷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布局锂离子电池产能,公司现有的欧洲客户订单需求明确,为更好的就地服务欧洲当地客户,经与意向客户初步沟通订单和产能需求后,确定了本次负极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产能建设规模。”璞泰来历史公告指出。
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后,公司决定通过全资子公司璞泰来(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在瑞典投资设立孙公司瑞典紫宸的方式,建设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
按照原计划,该项目到2025年,可以形成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备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其中上市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约30%,另外70%计划进行项目贷款融资,为此公司还与境内外银行等机构沟通了初步的融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负极材料的石墨化环节能耗较高,公司选择瑞典新建产能也是为了利用当地的电力、清洁能源等优势。
根据公开资料,瑞典拥有全球最环保的电网,几乎全部来自于水电、核电和风电,当地电力供应充足,电价具备明显优势。
对于该项目,璞泰来在2023年年报中还表示,“积极加快出海各项工作,建立瑞典生产基地,配合下游客户扩产计划并锁定海外市场份额。”
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司前期例行提示的审批风险,却构成了实质性障碍。
2024年,瑞典《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法》生效;2024年2月,璞泰来向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交了外国直接投资申报;2024年6月,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决定启动对该投资的审查。
“在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审查和延期审查过程中,公司和代理律师与其进行了多轮、必要的沟通。”璞泰来称。
12月3日,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上述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提出多项要求,涉及项目公司瑞典紫宸的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以及监管安排等方面。
这在璞泰来看来,“这些要求在商业逻辑和实际操作层面均存在较大挑战”,于是公司又提出“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后续沟通过程中,后者未能同意璞泰来提出的反馈意见,并于12月18日通知公司上述项目未获批准。
接下来,公司计划向瑞典政府上诉,并探讨项目继续推进的其他可能性。
从“全面进攻”到“协同发展”
除了损失1400万元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支出外,终止瑞典项目对璞泰来短期经营的影响较为有限。
“公司仍将对全球各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保持关注和了解,若有合适的机会也将继续开展海外产能布局,积极配合客户进行产业链布局。”璞泰来称。
实际上,公司当前负极材料的既有产能、在建产能已经十分够用,至少与璞泰来近两年的出货量对比是如此。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璞泰来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5.53万吨,今年上半年受“适当减少和控制部分低价产品出货”影响,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减少至6.7万吨。
再看公司的产能情况。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在江西、溧阳、内蒙形成15万吨/年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
同时,四川生产基地尚有总计28万吨的在建产能,其中一期10万吨项目预计在今年底逐步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计划今年完成施工建设,三期8万吨预计2025年逐步建成投产。
相当于,未来两年璞泰来均有新产能不断释放,在建项目全部落地后,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将较现阶段增长180%。
还需要指出的是,负极材料只是璞泰来“两纵一横”(两纵,负极材料一体化和基膜涂覆一体化;一横,拓展自动化装备业务领域产品线)的一项。
也正是得益于相对分散的业务布局,在过去几年负极行业扩产、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该公司成为了业内利润规模最高的企业。
仅以2023年为例,璞泰来第一大主营业务为负极材料及石墨化产品,但是当期营收却下降16%,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15%。
这一背景下,公司锂电设备、膜产品及涂覆加工营收分别增长49.6%和23.6%,当期毛利率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增长7.8个百分点。
在上述两项业务的“对冲”作用下,璞泰来整体毛利率仅仅下降2.44个百分点,依旧保持在33%以上的业内较高水平。
相比之下,负极材料出货量更大、营收规模更高的贝特瑞,自2020年利润规模被璞泰来反超后,两家公司的盈利表现相差越来越大。
前几年,二者尚在伯仲之间,到今年前三季度贝特瑞的归母利润已经只有璞泰来的一半。
行业周期不断演变之下,璞泰来的经营战略也作出了细微的调整,在保持“两纵一横”布局不变的情况下,已经由2020年的“全面进攻”变成了“协同发展”。
上述背景下,除了布局海外市场,璞泰来进一步加码其负极产能的可能性也在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