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25 10:03:01 股吧网页版
楼市回暖信号明显 政策“组合拳”初见成效
来源:人民网

  “盼星星盼月亮,关注了许久楼盘的购房者,上个星期终于下决心下单啦!”北京某房产中介朝阳区的销售员小李对记者表示,“近期来咨询购房的人增多,尤其是傍晚下班后那阵儿,上个星期我们店促成了6笔交易!”

  连日来,北京的置业者、中介经纪人都明显感受到了二手房市场的热度。

  “周末我去看房,发现一套房里有三四拨人同时在看。”12月10日,在北京租房多年想近期出手置业的祁女士对记者表示,“买房对我来说是刚需,现在价格合适,还有各项优惠政策支持,觉得时机不错,可以考虑出手了。”

  观察政策“组合拳”的效果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市场反应是一扇重要窗口。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均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房地产工作作了部署,上述三次提及“力”字,彰显调控决心与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合作室主任、研究员刘保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之前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初见成效。这既肯定了过去一段时期住建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及地方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工作效果,也对今年稳住楼市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11月的数据看,不少城市交易量止跌回升,有的城市交易价格也开始上扬,楼市回暖信号已经明显。”刘保奎表示,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降低贷款利息、降低交易税费等一系列政策,各地也因城施策普遍多次出台放松购房资格、社保年限、首付比例、套数限制等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

  自9月底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密集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通过“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为推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还需要‘持续用力’。”刘保奎表示,结合目前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工和交易规模、价格等形势,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还需要往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要持续用力做好保交楼的收尾攻坚工作。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一视同仁引导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全力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

  二是要持续用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让老城区的空间活力激发出来,不断在创新改造模式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三是要持续用力建设好房子、好小区。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加快好房子、好小区等建设,充分释放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四是要持续用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制度,加快预售制改革,为房地产转型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防风险一直是近年来房地产管理的主题,这次也不例外。

  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的目标。其中,“稳住楼市”的表态,为明年的房地产工作定下基调。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释放稳地产政策信号更为积极,为明年稳地产政策定了基调,预示接下来稳定楼市的政策措施力度有所增大,彰显国内加快推动房地产复苏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关于如何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周茂华建议,房地产作为连接消费与投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其平稳健康的发展对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同时也对金融体系的稳健产生影响。国内应当引导房地产回归其居住的本质属性,通过建立多渠道的供给体系,以满足市场上的多样化住房需求。此外,需要转变传统房地产企业依赖“三高”(高负债、高成本、高周转)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风险隐患,特别是要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