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收官,基金年度排名战如火如荼,“硝烟”弥漫。
对于基金持有人来说,如果买到的基金勇夺冠军,自然可喜可贺。对于没有持有该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去追捧年度业绩冠军则需要多一份警惕。
究其原因,我们不妨作一分析。
目前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高达4000多只,要想在如此多的基金中脱颖而出,除了采取极致的投资策略,还需要非常好的运气。只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相互叠加,才有可能夺得年度业绩冠军。
从投资策略来看,由于公募基金对持股有很多限制。其中,“双十限制”规定,基金重仓的单只个股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并且是按照持仓市值法计算,而不是像某些私募基金那样按照成本买入法计算。这意味着当重仓股价上涨后,如果持仓市值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被动卖出。这决定了公募基金即使买到了涨幅数倍的股票,其对基金组合的真实贡献并没有股价涨幅那么大。
此外,基金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如果持有同一只个股,也不能超过该个股总股本的10%。单只基金产品持有一家公司股票,通常也不允许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5%,否则会触发举牌。因为公募基金大多是开放式基金,触发举牌后会限售6个月,进而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所以单只公募基金产品很少有举牌操作。
上述针对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限制性规定,就是防止基金利用资金优势操纵上市公司股价。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在缺乏资金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极致的投资策略,比如押注赛道、高集中度、及时切换等。
事实上,年度排名居前的基金大多得益于押注赛道。从过去几年冠军基金的夺冠原因来看,2019年的冠军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基金,是因为重仓了半导体和创新药;2020年的冠军农银汇理工业4.0混合基金,是因为全力重仓新能源赛道;2021年夺冠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同样是因为押注了新能源赛道;2022年夺冠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是因为押注了煤炭板块,在市场整体下跌的行情中净值逆势增长48.55%;2023年夺冠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基金,刚好迎来北交所板块的逆转行情。
万物负阴而抱阳,物极必反。对于基金来说,同样如此。在极致的投资策略背后,即使押对赛道,风险也会集聚。当投资者追寻冠军光环而买入的时候,接下来往往会迎来反噬行情。
从过往情况来看,基金经理在夺得年度业绩冠军之后,往往会顶着光环发行新基金,并且无悬念地大卖。但这些基金接下来带给投资者的大多是难言的苦涩。对于大多数夺冠的基金来说,夺冠的光环往往会掩饰暗藏的风险。
例如,刘格菘在夺冠之后,2020年初发行了广发科技先锋基金,2020年8月发行了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基金。从这两只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赵诣在夺冠后,2022年10月发行了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自成立以来依然亏损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