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渐进式延迟退休在全国实施。自愿、弹性是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重要原则,职工在一定条件下可选择弹性提前或弹性延迟退休。
职工应该如何进行提前或是延后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程序有哪些变化?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就弹性退休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办法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就《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答记者问中称,这一规定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明确告知形式为“书面”,以确保弹性提前退休为职工本人真实意愿;另一方面,明确提前告知的时间,便于用人单位在人员安排上有所准备。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职工可以有三个退休时间节点,即达到法定延迟退休年龄以及在此的前三年或是后三年区间内,都可以选择退休。
具体而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之后,我国职工退休的三个年龄节点为: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以前称为女干部),改革后正常退休年龄为58岁,提前退休的最低年龄为55岁,延迟退休之后最晚退休年龄为61岁。男职工,改革后正常退休年龄为63岁,提前退休的最低年龄为60岁,延迟退休后的最晚退休年龄则为66岁。
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称,实施弹性退休,是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适应劳动者多样化需求,满足不同的工作生活安排需要。改革实施后,职工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一个刚性节点,拓展成为一个弹性区间,增加了职工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
今天公布的办法也是按照弹性提前,法定退休年龄和弹性延迟三个时间点来规定相应的退休程序。除了弹性提前退休之外,办法提出职工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所在单位应及时为其办理退休手续;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所在单位与职工应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弹性延迟退休时间确定后,不再延长。
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称,办法中对弹性延迟退休的规定体现了双方协商一致,保障了弹性延迟退休期间的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稳定用人单位和职工预期。同时,办法规定,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在领取养老金方面,办法规定,所在单位应不晚于职工选择的退休时间当月,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领取基本养老金申请,如实提供退休时间申请书等材料。
办法还提出,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充分尊重职工意愿,保障其依法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逐步开展退休提醒服务。主动对接临近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提前提醒可以考虑选择退休时间,并告知办理退休手续的流程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