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上,传出了一个让都市圈领域十分振奋的消息:2024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有望突破3万亿元大关。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都市圈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46.3%。在2023年全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为2.8万亿元。
到2024年,国内的都市圈数量已经达到15个。在都市圈数量达到一定量级的同时,都市圈内部城市规模也在持续扩容,推动都市圈的资源配置更加科学。
四川呈现人口净流入
四川的人口变化十分明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在论坛上介绍,过去,四川是务工输出大省,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开始逆转。目前,四川人口整体呈现出净流入态势。成都更是成为全国第四个常住人口达2000万的城市。从都市圈来看,2023年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突破3000万,近三年净增加约40万人,城镇化率增加至72.5%,接近东部浙江江苏等地“十四五”目标75%的水平。
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作为圈中“大哥”,成都在其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指出,成都充分展现了中心城市的主动担当,通过加强政策供给和功能供给,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同城同网,为区域协调、要素联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尹稚强调,如果希望成都都市圈集聚更多人口,成都就不能什么功能都要,有些功能需要从现在的成都转移出去,放到德、眉、资。同时,要增加德、眉、资的建设用地,尤其是居住用地比重,以防止房价与成都拉平。
从人口规模的条件来看,成都都市圈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有能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个范围之内发展得更好、更快。杨伟民还认为,成都都市圈不仅要成为制造中心、金融中心,更要成为消费中心。3000万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将带动众多消费型产业的发展。
都市圈开始内部扩容
从2021年至今,全国已出炉了15个国家级都市圈。在2024年,虽然没有新增的都市圈,但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却更加明确。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
与此同时,已经有都市圈开始内部扩容。以上海都市圈为例,2024年7月,上海大都市圈实现从“1+8”到“1+13”的升级,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了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宣城在内的13座城市。这个超大尺度都市圈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聚集着1.1亿人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之一。
另外,青岛都市圈的发展成果也已经有所透露。在2024年12月的青岛都市圈建设推进会上,青岛市介绍,2024年青岛都市圈谋划的85个总投资5351亿元的年度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同时,16区(市)签署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毗邻县市区之间搭建了30余个协作机制,合力推动交通同网、产业同链、科技同兴、服务同城、生态同治等多领域同城化纵深发展。
在未来,都市圈还将担负更重要的职责。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冯奎指出,都市圈作为实体空间,有利于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广阔投资空间,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还能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任务,助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