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规范化、标准化阶段,为美术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日,由浙江美术馆主导,并联合中国美术馆、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共同起草的文化行业标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规范》(WH/T 106-2024),经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准发布,并于2025年3月11日起全面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美术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更是迫在眉睫。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各美术馆面临着服务内容、技术支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美术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亟需制定一套科学、统一的服务规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美术馆携手中国美术馆、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权威机构,共同起草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规范》。
此前,作为浙江省首个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的地方标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DB33/T2395-2021),自2022年1月10日实施以来,已经在浙江省内多家美术馆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方标准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浙江美术馆积极总结经验,将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提炼出来,形成了全国性的文化行业标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规范》(WH/T 106-2024),为全国美术馆行业发展提供浙江经验。
据了解,这一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美术馆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和完善。经过多次专家评审和广泛征求意见,该标准最终获得了文化和旅游部的正式批准和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为全国公共美术馆提供了更加科学、统一的服务规范,也为推动美术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规范》的正式实施,一方面将推动美术馆数字化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体验,另一方面,还将促进美术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美术馆行业的繁荣发展。
此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美术馆的展示方式和观众体验也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提升。通过虚拟展览、数字艺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美术馆将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观众随时随地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有助于扩大美术馆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还能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