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关注的消费电子以旧换新补贴细则正逐步落地。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在会上表示,2025年,将大幅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在扩大范围方面,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将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范围,不仅是针对短期消费刺激的举措,更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期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这将对国内消费市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兴亮认为,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被纳入购新补贴范围将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置成本,将进一步刺激换新需求,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扩大内需市场。同时,通过向政策执行效果好的地区倾斜资金分配,补贴机制能有效带动重点区域消费和经济活跃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面向消费电子领域落地补贴政策,多地已经行动起来。近期,江苏等地已经推出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的补贴政策。
而消费电子补贴政策的普及,则有望进一步驱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的回暖。以智能手机为例,机构IDC预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加大对于智能手机的购买补贴,进而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进行换机,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9亿,同比增长1.6%。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增加对消费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国内市场手机销量有望因此大幅增长,而上游零组件和IC厂商,将在叠加稼动率等因素情况下表现出更大业绩弹性。
“补贴政策能为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带来更多订单,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本土消费电子品牌,如华为、小米、vivo等将在新一轮消费升级中受益,进一步巩固国产品牌的市场地位。”刘兴亮说。
“国家有关政策补贴落地,将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一剂良药,对于激发消费电子行业的新消费有着实质性影响。如何在政策细则设计和实施中,更好地惠及更多供应链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并有效刺激新消费,是各方在下一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部长王连升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