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2日,全国首次无功需求响应在上海临港新片区顺利实施,三家半导体企业通过投运无功补偿设备,给电网注入了400多万度无功电量,显著降低恢复了低谷时段的系统电压,也标志着上海在电力系统优化和电能质量提升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年12月30日晚20时,天岳半导体有限公司电气主管华荣生来到配电间内,合上了高压侧电抗器的联络开关。数据显示,电抗器投运后,电压瞬间降低恢复了近300伏。相同一幕也同样在积塔半导体、格科半导体等企业上演,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统一邀约下,这些半导体企业在指定时间段内投运用户侧电抗器,总容量达42兆乏(Mvar)。
“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电网的远东分区,电量通过长距离电缆输送,容易发生因无功功率支撑不足而出现的过电压问题。而半导体企业对电压波动格外敏感,因此在用户侧开展就地无功补偿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临港能源服务中心主任曹伟斌解释道。
无功需求响应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技术专家告诉记者,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功功率负责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能量,而无功功率则不消耗电能,它体现了电路中电场与磁场之间的能量转换。特别是,无功功率是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其不合理分布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
“在电力系统中,传统上通过变电站调整电网电压。但面对电压过高问题,仅靠电网调节已不足够,需采取额外措施。”该技术人员表示,解决方案要么是在电网端使用同步调相机,要么是调用企业侧的无功补偿设备,相比之下,调用企业侧的无功设备更加经济,成本几乎是前者的十分之一。
目前,上海大部分高压用电企业均配置有无功补偿设备,由于投用该类设备会造成用电成本的上升,很多用户侧的无功补偿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为了充分发挥用户侧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支撑能力,国网上海电力建立了调用用户侧无功设备的成本计算模型,并在国内首次形成了无功需求响应电价激励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用户动态响应电网的无功需求,有效盘活用户侧大规模现有资源。
“厂里的电抗器从买来就基本没用过,正好通过这次无功需求响应,试试这设备还好不好用。”华荣生表示,试了设备,拿了补贴,还提升了电能质量,这次无功需求响应对企业来说是一举多得。曹伟斌也表示,这一创新实践对于新片区集成电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集群而言,意味着更优越的电能质量和更可靠的电力保障。
今年春节期间,国网上海电力还将开展全量用户的实际调用工作,根据电网运行需要精准发布电抗资源调节需求。同时,持续完善响应工作规范和用户补偿机制,探索多时段、多区域场景应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