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05 12:54:10 股吧网页版
加大力度!国新办新年首场发布会再次强调区域战略 “两重”投资成重要抓手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刘诗萌

  2025年,区域战略迎来加力落实之年。

  1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国新办获悉,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先后主持召开了9场区域协调发展的座谈会,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批示。2025年发改委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促进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这也是继去年12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提及了区域经济后,主管部委发改委对2025年加力实施区域战略的再次强调。对于重点领域,发改委提到了加快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校、医院、央企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继续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围绕城市生活污水管网等重点领域开展攻坚行动和制定实施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实施力度

  过去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两次高层会议罕见地对于区域战略的表述有所强调。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除了2021年年底的政治局会议曾提及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外,过去几年这一会议均未对区域战略作出具体表述。

  而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相关表述更是明显增多。与往年城乡、区域政策写在一条里不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分成了两条进行表述。在涉及区域政策的部分,提到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

  其中对于“培育新的增长极”,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此前在公开演讲中提出,增长极是一个点,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产业园区,面积不能很大,如深圳、浦东、雄安等新区。有些增长极要举全国之力去培育,有些要举全省之力去培育,有些要举全市之力去培育,如果面积很大、数量很多,其效果可想而知。

  此次发改委发布会,也秉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再次对区域战略予以强调。除了上述表述外,肖渭明还介绍,2024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动力引擎占全国经济增量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北京技术交易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今年,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继续推进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两重”政策支持

  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点之一,也就是属于“两重”投资的支持范围。包括长江大保护、城市生活污水管网等等,在2024年都获得了“两重”建设的重点支持。而到了2025年,“两重”建设也将继续成为地方谋项目、争资金的重点方向。

  12月中旬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在“两重”方面提到,“硬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加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化资金投向,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回答记者提问中表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主要是聚焦办好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保障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已基本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也已提前下达。2025年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此前在公开会议上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尽管当前我国宏观效率逐步走低,传统基建项目趋于饱和,但广义基建仍有较大空间,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点领域仍需加大支持,可围绕“两新”“两重”等继续推进,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从广义赤字来看,促内需将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可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两重”,额度可安排1万亿元以上,或能拉动GDP增长约0.5—1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