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06 03:21:20 股吧网页版
以数字技术打开广州文化消费新空间
来源:广州日报

  广府新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广州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作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进一步打开文化消费新空间,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数字技术是激发文化消费潜力的新引擎

  数字技术赋予文化消费更广阔的空间。在数字技术兴起之前,文化消费往往受到时空限制。数字技术打破了这种局限,推动文化消费空间从传统空间向创新型、体验型、虚拟性、临时性等空间延展,契合新时期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多元化、互动型、沉浸式体验消费需求。特别是,数字化文化消费不但能够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还能够为老龄群体、残障群体丰富和拓展更广阔的感知空间。

  数字技术带来文化消费更优质的供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文化消费增长的因素,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扩大文化消费需求的着力点不能只放在需求侧,更重要的是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以5G、AI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驱动优质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催生出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新型文旅消费业态与产品。

  数字技术催生文化消费更广泛的需求。数字技术提升了文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文化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引领和创造了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了消费层级,促使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为文化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比如,元宇宙观影、沉浸式小剧场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形成不同以往的文化消费生态体系,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理念,激发文化消费新需求,形成消费增量。

  数字文化消费呈现巨大发展潜力

  数字文化消费不断获得政策推动和支持。近年来,广州坚持用数字科技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2023年,广州打造一批沉浸式数字化展厅、景点、街区,建成一批元宇宙文旅应用场景,推出10大类100多项文旅消费新场景。在数字文化建设方面,《数字广州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推动广州文旅融合平台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服务得到产业基础的强力支撑。广州文化产业基础雄厚,文化数字化发展成效明显。2019—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广州动漫产业总产值占全国产值的20%以上;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超千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网络音乐总产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数字文化消费需求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数字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顺应了文化消费新趋势,满足了文化消费新需求,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23年,广州共接待游客2.34亿人次,同比增长51.8%;文旅消费总额达3309.5亿元,同比增长47.4%。2024年国庆黄金周,广州登上各大旅游平台热门目的地榜单,7天接待游客1441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超112.6亿元。接住“泼天流量”,数字技术赋能下不断涌现的文化消费新业态、新场景贡献良多。

  以数字技术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

  以数字技术夯实文化消费的基础。加快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中心,支持文化企业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服务改造升级。发挥龙头企业在文化数字化中的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文化产品内容建设,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原创IP。运用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推动“玩在广州”“食在广州”等特色文化品牌具象化和活化。支持5G、大数据、区块链等集成应用,围绕永庆坊等文旅场所,打造和升级富有岭南特色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以数字技术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对荔枝湾、黄埔古港、南海神庙和“三雕一彩一绣”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构建湾区核心、国内标杆、国际一流的文化演艺矩阵,打造国际演艺中心,推动5G+4K/8K超高清在演艺产业应用,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培育云演艺业态。推进文化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支持举办线上文化会展,丰富云展览业态。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打造更多沉浸式业态。

  以数字技术构建文化消费新生态。将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等相衔接,以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集聚,持续释放溢出效应。加强对全市文化资源数据合作采集的引导、规范和协调,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通过推动数字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数字文化内容的审查和审核机制等手段,加强对文化消费过程的监管与治理,优化文化消费环境,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数字文化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审慎、鼓励创新,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留足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系广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0年度课题”(2020GZGJ286)研究成果之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