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至4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各项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宏观形势,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系统部署。会议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如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等。这些工作成效都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并转化为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
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时,会议强调,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压力和挑战,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强化逆周期调节,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加强利率自律管理,提升银行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兼顾银行业稳健经营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促消费、扩投资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
同时,将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融资需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且,将着力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亟需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效能。
此外,将兼顾内外均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强化预期引导,有力应对外部冲击,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我们将发挥好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其他宏观政策的合力,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更加注重支持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提升政策整体效能,进一步畅通政策传导。”邹澜说。
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介绍,目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下一步,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围绕统筹推进“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丰富金融产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此外,围绕“大力提振消费”这一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将适时研究创新金融产品工具,进一步加大对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会议指出,2025年将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健全金融市场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及应对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彭立峰表示,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是金融部门的重要工作。前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支持金融机构接续、重组和置换融资平台到期债务,缓释存量债务风险;推动地方政府通过资产注入、兼并重组、强化治理等举措,实现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退出。同时,持续跟踪政策执行情况,打通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将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与合作;进一步优化中央银行金融管理和服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