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横盘后,A股指数开始连续杀跌,并击穿多条短期均线支撑,市场情绪在短期快速回调中变得再度低迷。2025年开局不利,也为市场预期的慢牛行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从中长期来看,短线震荡并没有改变市场各方对A股的看好,相比去年9月指数出现的快速拉升,慢牛走势将更为健康,2025年A股行情仍值得期待。
机构态度普遍乐观
虽然市场向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体向上趋势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肯定。
中金公司指出,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结构性机会将进一步增多。2024年市场驱动力主要体现为估值修复,2025年能否由估值驱动成功切换至基本面驱动至关重要。同时,不可忽视A股经历长周期回调后,国内居民资产和全球资金的配置需求或有更积极的边际变化。
资金面变化上,中金公司认为,增量资金是A股本轮上涨的重要推升因素。展望2025年,考虑我国居民过去几年储蓄存款持续积累、A股投资环境初步修复、外资对A股尚处于低配等因素,国内居民有望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外资也因看好中国经济的韧性而再度加仓A股。在节奏上,2025年市场变化频率可能高于2024年,但振幅或将收窄。年初仍处于政策发力的关键窗口期,预期变化或将对估值修复节奏产生影响。中期市场表现取决于业绩拐点确认和盈利回升的弹性,估值驱动向业绩驱动切换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波折。
全年上证指数预计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春节前后将是投资者积极布局的良好时机。东方证券表示,尽管2024年整体经济环境面临较大挑战,目前的盈利可预见性相对较低,但中国股市的较低估值水平、有利的流动性环境以及支持经济复苏的政策发力,均有助于为后续打开上行空间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深化改革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资本市场对市值管理和长期投资的重视,也将为股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和市场信心的有力恢复,2025年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私募基金对A股市场也普遍持乐观态度。从机构统计数据来看,有近七成的私募基金对2025年行情持乐观态度,仅有不到10%的私募基金持谨慎态度。星石投资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表示,2025年中国权益类资产或大有可为,A股和港股的向上空间明显大于向下风险。政策持续发力会带动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从而驱动市场机会持续涌现。政策方面,财政支出方向会趋向多元化,化债政策叠加广义赤字率的回升,将有助于地方政府腾挪出更多精力和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及企业转型等。在此背景下,2025年经济进一步修复是大概率事件。
三条主线被普遍看好
从市场机会来看,内需成长、新质生产力、并购重组是业内普遍看好的主线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在“马拉松行情”中,绩优成长、内需消费、并购重组将成为三条重要的赛道。绩优成长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预期强化的自主可控主线,以及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机遇。一是以半导体先进制程及设备、材料、零部件、信创为代表的核心供应链与“卡脖子”环节。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升级投资机遇,如AI终端、智能汽车、商业航天三大领域。内需消费方面,可观察政策落地效果,配置从必选消费逐步拓展至可选消费。并购重组方面,聚焦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两大方向。一是以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为导向的产业内并购重组,重点关注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二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跨产业并购,重点关注已公告控制权变更或实控人有体外资产的企业。
投资风格方面,随着经济基本面修复信号逐步明确,机构投资者有望加速入市,叠加中长期资金展开积极布局,市场风格或将偏向大盘。同时,成长股的机会仍然较大。银河证券建议,投资者可关注三方面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一是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AI应用发展的科技创新板块投资价值较高;二是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叠加促服务消费预期加码,关注大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三是随着央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值管理逐步推进,看好具备稳健盈利能力、低估值和高股息的央国企板块。
兴业证券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以及并购重组。新质生产力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可重点关注AI、半导体、信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并购重组可关注两大核心线索,一是TMT、军工、医药等为代表的硬科技方向,二是央国企主导的券商、钢铁、化工等潜在产业整合方向。此外,还可重点关注内需以及供给格局优化的先进制造业。2025年扩内需将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重点关注消费板块中的教育、餐饮、医疗、免税等服务类消费,以及传统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的核心资产。供给格局优化的先进制造业,可寻找2025年产能利用率大概率迎来修复拐点的行业,重点关注新能源、军工等先进制造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