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07 22:59:30 股吧网页版
李开复忍痛割爱、零一万物转型自救 2025年大模型“生死战”揭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六小虎”首个放弃预训练的公司要出现了?

  1月7日,大模型创业公司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回应媒体称,只有大厂能够烧超大模型,零一万物2024年以来的目标,是做小参数、适中的行业模型。

  对于外界关注的零一万物预训练和Infra团队的去向,李开复表示,(零一万物)愿意继续训练超大参数模型的成员,加入了零一万物和阿里云成立的“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

  就在前一天(1月6日),有消息称,零一万物近期将把预训练团队和算力资源打包出售给阿里,引发业内人士密切关注与讨论。对此,零一万物和李开复均公开否认。1月7日晚间,零一万物再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明确,并没有放弃预训练。如今,李开复的最新回应也意味着零一万物未来更专注“产业大模型”和应用落地,将“超大模型”预训练交给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就有零一万物放弃预训练的消息传出,李开复通过线上发布会的形式发布预训练模型Yi-Lightning(闪电)并公开表示“零一万物绝不会放弃预训练模型工作”。

  自2023年3月李开复亲自下场筹备创业以来,零一万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反复遭遇“成长之痛”,先后经历被质疑大模型抄袭、多名高管离职、被传放弃预训练等风波,随着预训练成本越来越高,商业化压力越来越大,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创业2024年分胜负,2025年决生死,很多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会因为创新力不足,算力不足和变现能力不足而被市场淘汰,而真正具备用户基础的AI初创企业将脱颖而出。

  零一万物转型自救?将拆分多个业务独立运营、融资

  零一万物与阿里在业务层面的交集始于5天前(1月2日),当天双方联合宣布启动“产业大模型实验室”,零一万物当时表示,两家公司将联手加速大模型从技术到应用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产业大模型的生态整合。

  如今看来,这一次整合也正式拉开了零一万物转型的序幕。

  李开复表示,零一万物未来不会继续做超大参数的模型,因为这些超大模型在车企、金融、游戏等很多领域也不适用。“我们要做的是和Yi-Lightning(零一万物的20B模型)相似规模,或者更小一点的模型,能够适用于更多行业场景。”李开复表示。

  此次除了模型训练策略的调整,零一万物还将游戏、金融等AI业务考虑拆分,进行独立运营和融资。而对于业务拆分的逻辑,李开复表示,先去找投资人聊,看有没有人愿意投。

  “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是要考虑怎么样去善用每一块钱,而不是弄更多GPU来烧。”李开复表示,他同时坦言,如果盲目坚持一些负担不起的东西,对初创公司来说并不是正确和健康的选择。

  在过去一年,零一万物动作不断,风波也不断,在外界看来,其战略方向似乎一直在摇摆。2023年5月,零一万物官宣To C产品万知,李开复也公开表示要坚决地做To C(面向消费者),坚决不做赔钱的To B。而短短半年后,零一万物发布基于Yi模型构建的一整套大模型To B(面向企业)解决方案,同时表示未来To C业务将面向海外。

  与此同时,零一万物核心管理团队也在过去一年接连出走。其核心高管李先刚、黄文灏、曹大鹏、潘欣先后传出已经离开零一万物的消息。

零一万物创业以来大事件图片来源: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盘和林则分析,当前所有的大模型团队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要么背靠平台企业,要么应用有变现能力。显而易见,现在六小虎基本上没有实现短期盈利的能力,那么背靠平台便是唯一的活路,当前中小型AI企业存在资本、用户和算力三重瓶颈,也只有平台企业能够解决。

  大模型创业公司进入“生死战”

  刚刚过去的2024年,经过“百模大战”后,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在2024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六小虎”格局,智谱AI、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和阶跃星辰均在今年拿到新的资金加持,迅速成长为AI独角兽。

  不过大部分大模型公司都开始从技术浪漫走到落地求生阶段,如今随着零一万物放弃大模型转做行业模型,其他几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也将直面更为严峻的挑战。对此盘和林直言,2025年决生死,很多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会因为创新力不足,算力不足和变现能力不足而被市场淘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公开信息发现,大模型初创公司在2024年已经开始分化,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等大模型公司都在探索商业化和B端运用场景。2024年8月,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放到B端业务上,他们正式发布了Kimi企业级API,以探索在B端的商业模式。

  百川智能则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推出“一大四小”五款AI医疗产品。此外,MiniMax也在海外推出商业化产品,据公开报道,MiniMax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在2024年的净收入将达到7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其C端AI社交产品Talkie上的广告。在一直难以商业化的AI初创公司中,这已是一个很高的预测数据。

  李开复也在零一万物公布To B战略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整个AI 2.0的发展,除了激动人心的技术发布之外,如今已经进入“落地为王”阶段。何为落地为王?就是不谈太多AGI(通用人工智能)和未来的梦想,更多要看到商机在哪里。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对于大模型创业公司来说,2025年商业落地能力会很关键,会有一个明显的加速期。“因为之前AI四小龙(指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技术研发走在商业化前面太多,最终都没有跑出来,投资人会吸取这方面的教训的,所以对商业化能力的评估会更加务实。”况玉清表示。

  李开复曾向记者表示,当下的创业环境会更具挑战性,创业者不能只靠理想,一定要务实,不能只靠技术,一定要有产品。不过他也乐观地预测,中国团队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拥有着庞大的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应用落地上中国团队也具备强大的执行力,中国团队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2025年伊始,AI大模型明星公司就迎来巨变,而更为激烈的“生死战”似乎正在拉开序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