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侵蚀市场十余年之后,相机终于扳回了一局。
相对全球相机市场,中国市场一枝独秀。蓬勃发展的网络视听产业,拉了相机市场一把。小红书上的拍照达人、抖音和B站上的视频博主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手机画质,而是纷纷入手相机。
日本相机企业是中国市场的主力,富士胶片、索尼等都有部分机型供不应求。不过这些企业对于扩大产能尤其谨慎。“想扩大产能和供应,又要避免重蹈卡片机的覆辙。”富士胶片(中国)副总裁孙东亮近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为何短缺
2024年2月,富士胶片的相机X100VI发布,由于预约人数过多,京东平台上需要抽选才能确定买家。
在其他厂商已经推出万元下全画幅相机的背景下,X100VI定价11390元偏贵。不过,富士胶片的京东旗舰店内该机型已经售罄,其他店铺内的价格目前已经抬到14000~16000元之间。
受到追捧的不只是富士胶片的产品。
据索尼方面向第一财经介绍,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索尼的A7C2和A7M4两款机型面临货源紧张的局面。佳能部分已经上市数年时间而价格合适的产品出现短缺。
2025年1月4日,中国第三家X-SPACE富士胶片影像空间在南京开业。当天,孙东亮向第一财经表示,富士胶片在中国的数码相机业务已经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2022年销量增长超20%,2023年增长超30%,2024年预计增长更多。富士胶片在中国的数码相机销售额,已经占其全球销售额的35%左右。中国是其第一大市场,大概是富士胶片在北美和欧洲的总和。
索尼中国影像方案市场部高级总监李暾对第一财经表示,过去两年,索尼相机在中国大幅增长,成为其全球增长的引擎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是索尼相机最大的市场,第二大市场是美国。
日本相机及影像产品协会(CIPA)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数码相机销量比前一年增长了24.8%,全球数码相机销量增长则只有12%;2024的1~11月,中国数码相机销量增长24.7%,而全球销量增长只有9.6%。
富士胶片、索尼以及佳能的表现显示,相较其他国家,目前中国相机市场更能抵御手机的侵蚀。
智能手机诞生之前,消费者旅游、影棚等场景的拍摄主要靠相机,索尼、佳能以及尼康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宠儿;2007年,苹果公司的第一代iPhone上市,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它所引领的颠覆性创新,不但击碎了诺基亚的商业帝国,也以便携性和影像技术的提升而大大侵蚀相机市场;现在中国市场潮流发生了小小的逆转,消费者意识到了相机的不可替代性,而且他们的购买能力也提升了。
“中国的增长还是比较突出的。”GfK分析师吕思霖对第一财经表示,“这几年国内相机市场的增量,很多是靠一些网红拉动,小红书这种社媒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影响还是蛮大的。”
相机企业在与手机企业争夺关键资源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相机供需出现缺口的核心原因。
近十年来,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链是围绕手机而非相机运转的。如果手机和相机的供应体系出现冲突,那么前者会得到优先保障,后者只能退而求其次。疫情前后,全球供应链受到扰动,这一特征尤其突出。
“相机需求跟手机需求的量级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吕思霖表示。Gf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零售量为11.62亿部。在疫情前后,手机和相机都需要的重要传感器件CMOS短缺,供应商首先保障的是手机大客户的需求,而非尼康、富士胶片等相机企业。
背靠年轻人
中国相机市场的复苏,背后站着的是年轻人,不再是中年人了。
“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群大概占到我们X系列数码相机用户的67%。”孙东亮表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现在是其在华产品的购买主力。
据GfK研究报告,5000~10000元的非全幅无反入门产品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2021年至2023年,非全幅无反入门产品在中国无反市场销售量占比从50%增加到了59%,而价格更贵的全画幅无反相机比例缩减到41%。中低端入门产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既能满足他们对功能的期待,又不至于给他们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女性用户占比更大,她们不再满足于手机照片的画质水平。女性用户的需求转向,富士胶片从中受益,其女性用户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了。
“富士胶片数码相机的成长主要来自社交网络普及化。”孙东亮说,富士胶片数码相机在华增长,一半的功劳归于年轻人。“这些用户并非摄影专业人士,也没有时间从头至尾地了解摄影底层知识,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后期制作。富士胶片相机的易用性,获得了年轻用户的认可。”
索尼与富士胶片有所不同,它摘取了中国网络视频兴起的红利。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截至2023年12月,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的平台上,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网络主播1508万人。网红生态蓬勃发展,网络视听用户规模10.74亿。相机厂商们纷纷推出迎合这一市场的产品,Vlog相机市场一片繁荣,抢走部分手机市场。
李暾同样观察到,年轻人的需求大幅增长,“实际上1万元以下的相机需求,跟高端部分相比,它的增长更大”。
以B站为例,它是年轻人的根据地,其用户平均年龄仅有25岁,UP主尤其是数码类的UP主往往都是青年人。一些原来使用手机的UP主,也慢慢不再满足于手机拍摄效果。
B站上相机搜索量和内容播放量持续增长。据B站向第一财经透露,在搜索“相机”的B站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达到七成,在主流品牌厂商中,索尼在站内的搜索心智排名第一。
“各个领域的UP主,美食也好旅游也好,他需要有内容产出的时候,手机肯定是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了。”李暾说,拍摄者想实现高画质以及特效功能的时候,就会转向一些相对专业的机器。
“差不多2023年开始,相机直播间全套的解决方案搭建慢慢地多起来。”吕思霖表示,“视频这一块,索尼也是布局最早的,就抢占了先机。”
据孙东亮观察,索尼相机在中国市场成长的最重要原因也在于此,“最近这五年,索尼几乎垄断了新兴的视频需求市场。”
佳能和尼康的策略调整则显得稍慢了。2016年之后微单相机兴起,相对笨重的单反相机慢慢进入衰退期,佳能和尼康没能很快适应新趋势,其单反市场份额被微单产品所侵蚀。
“干不掉相机”
富士胶片预计部分机型的缺口暂时得不到弥补。
“一年缺货很正常,为什么两年三年时间还不能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呢?”孙东亮解释说,一是需求还有增长,二是中日企业对增长认知有差异。
日本公司已经接受其本土经济长达三十年时间平均不到1%的GDP增长率,而中国企业习惯的是8%~10%的GDP增长速度。两种经济增速之下,日本企业认为5%的销售增长已经比较可观,而中国企业的期待则更高。
“超过10%的增长对于日本来说已经是巨幅上涨。”孙东亮说,“我们的供应端是这样的认知,但是需求端我们不断被市场认可。”
在中国市场上,索尼、佳能、尼康以及富士胶片几家企业是主导性的相机品牌。富士胶片影像事业总部已经把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放在了全球供应链的最优先级。
在扩产这件事情上,富士胶片偏向谨慎。
智能手机曾令富士胶片的数码相机业务在中国高台跳水。2011年,富士胶片的数码相机在中国卖了12亿元人民币,但2012年就掉到了3.45亿元。
如今,富士胶片的数码相机业务在中国市场恢复过来,而且超过了之前的销售额峰值。但当年令人惊心动魄的市场坠落也使得管理层更加谨慎。孙东亮表示,富士胶片“想扩大产能和供应,又要避免重蹈卡片机的覆辙”。
据李暾介绍,索尼在中国上海和无锡有相机相关产线,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主要由中国本土的工厂提供,部分来自海外如泰国的工厂。索尼的销量在增长,但并不会盲目乐观地扩大产能。
谨慎的扩产计划,也许是合理的。中国相机市场的增长热潮在慢慢降温。
“2024年上半年整个相机市场还是不错的。但从下半年开始,大家都反映开始出现一些下滑了。”吕思霖认为,一个原因是今年的6·18促销期拉得太长了,价格力度比较大,下半年的部分需求提前释放了。另一个原因则是2024年各大厂商没有重磅的走量机型投放市场。GfK认为2024年中国相机市场零售量虽然还是两位数的增长,但是进入2025年,中国相机市场整体的增长率会继续放缓至个位数。
“数码相机行业的规模还相对有限,如果未来有民营资本进来,就会像手机行业一样,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孙东亮说。他同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使手机进化,“但干不掉相机,再过十年数码相机依然会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