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黄盛)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1月15日,央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1月17日,到期日为2025年7月1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面值为人民币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方式发行,招标标的为利率。
什么是央行票据?
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也即一种短期债务工具,具有回笼资金、收紧市场流动性的效果。一般来说,在香港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也就是“离岸央票”。除了调节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外,离岸央票还能够丰富离岸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央行2018年10月31日发布公告表示,11月7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央票,总发行量为人民币200亿元。三个月期及一年期的票据各100亿元,2018年11月7日进行投标,11月9日交收。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行票据。
之后的2019年6月、2021年6月,央行分别在香港发行了一定金额的人民币央行票据。
为什么此时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
央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提出,香港央行票据常态化发行和央票回购市场发展,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对于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带动境内外市场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开展人民币业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此次在香港市场发行600亿元央行票据,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发行规模不仅超过了过去单次发行的最大值,也标志着近年来单只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央票的发行。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向记者表示,从稳汇市的角度看,此举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释放稳汇率的清晰信号,进而遏制近期离岸人民币的“领贬”势头。这与央行近期再度强调“三个坚决”,即“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一起,传达出更加明确有力的稳汇率信号。
王青认为,通过发行央票等方式调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已成为监管层常态化的汇市调控政策工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也认为,此次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可以通过调节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供给和流动性来提振人民币汇率。这一举动明确释放了稳汇率、稳预期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压缩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有利于促使市场参与者面对汇率变化时保持更理性的态度,有利于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有利于降低汇率大幅波动的可能。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央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可以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金融产品投资体系,满足境外投资者投资需求,提高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推动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业务发展。同时,央行票据发行也是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离岸汇率稳定工具,有利于完善离岸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在离岸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或超调现象时,可以通过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提高人民币做空成本来实现稳定汇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