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等多部委去年底联合印发了有关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到,从2024年12月15日起,将指数基金也纳入个人养老金的产品范围。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投资对象实施了扩容,能够更大范围地覆盖当前投资市场的若干主要品种,从而为养老金增添了新的投资对象。
有声音认为,这一被视为中国版401K制度的完善,将有力推动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为打造养老第三支柱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各个投资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然而,此时人们也需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虽然开户很热,但投资则有点偏冷。
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2022年建立的,到目前为止,大约已经有7000万名劳动者申请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在短时间内,开户规模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是非常不错的。但问题在于,开户后实际转入资金进行投资的数量则比较有限。有统计显示,这个比例大约还不到20%。也就是说,大约有八成已经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劳动者,并没有拿钱进行投资,以至于相当多的账户处于空置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分析一下,大致有这样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国家给予每月1000元的税收基数扣除,这部分税收递延到将来领取个人养老金时缴纳。按照这个规定,可以推算出如果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劳动者,可以享受这一政策优惠。由于我国实行累进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制度,因此月收入在5000元到80,000元之间时,收入越高,享受到的优惠也就越多。但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劳动者并没有这么高的收入,对他们来说,投资个人养老金账户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相反还要受到一些约束,因此缺乏开展投资的积极性。
其次,由于规定个人养老金只能在劳动者退休后才能提取,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的背景下,不少人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也不太愿意将钱投入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上封闭运行(最近印发的制度中,对此已作了一些灵活性的安排)。
第三是对应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设,各金融机构推出了不少以养老为目的的相关产品,作为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类产品已超过700个。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产品自行清盘。就这些产品的运行质量来看,总体上参差不齐,大多数则较为平庸,年化收益率普遍较同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低。虽然以养老为目的的投资产品更注重久期管理,不应该过于关注短期收益,但是,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持有者而言,盈利能力还是他们选择产品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这个能力不能让他们满意,就会停止投入。个别养老产品自行清盘,就是没有获得投资者认可,规模无法达到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水平。
总体来说,个人养老金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开户人数增加较快,但实际投资的资金还不是很多。现在国家全面实施这一制度,并且扩大了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投资范围,还对以往的一些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其目的就在于能够适应市场实际,满足广大劳动者的真正需求,让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效地运行起来。
此外,有人把这次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对象的扩大,理解为管理层的“救市”措施,认为此举可以为股市带来上千亿元的增量资金,这是很离谱的。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一年的投资上限是1.2万元,以现在的实际状况而言,每年能够投资的资金最多也就是达到千亿元级别,而其中绝大部分是进入固收市场的,真正进入股市的资金十分有限。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个人养老金很难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把它的作用简单地与美国401K作类比,是不太符合实际的。进而言之,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有关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文件,与股票市场并没有直接关系。这方面如果存在误读,就应该得到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