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是增强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从古建筑、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到传统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趣。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等,以其直观的形态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为我们提供了触摸历史的实体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则通过口传心授、活态传承的方式,传递着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具体体现。随着春节申遗成功,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文化根脉的尊重与守护。
探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内涵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在汲取文化遗产蕴含的思想智慧、精神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现代文化产业,让文化遗产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一方面,推动文化遗产与特色文化发展融合。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域的特色符号,蕴含着特定地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趣,应充分挖掘其内涵特质,推动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考虑其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应局限于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维护与传承,还要关注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积极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相结合,为创意开发文化精神提供重要资源。在价值阐释方面,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在技艺传承方面,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鼓励他们创新传承方式,提高技艺水平;在历史研究方面,深入挖掘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地域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为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提供历史依据。
另一方面,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是活态的,即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使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应加强文化遗产的全产业链构建,深入挖掘长城、兵马俑、京剧脸谱等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通过影视创作、动漫演绎、游戏开发等形式,从创意开发、生产制作、营销推广等环节入手,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最大化。
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文化遗产不仅述说着过去,也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首先,建立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估标准体系,明确各方的权责和义务。政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主导力量,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确保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修复等工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资金、物资与技术。建立健全资金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审计与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透明度。
其次,提升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要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等场所开展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渠道和平台;开展文化遗产创意活动,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同时,制作高质量的文化遗产纪录片、专题节目,加大新闻报道力度,扩大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传承实践能力。
最后,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体系。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管理和研究,在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专业教育与研究,加强与文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鼓励专业人员学习先进的保护传承理念和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师徒传承机制,组织非遗传承人深入社区、乡村等地,开展非遗技艺培训交流,举办非遗技艺大赛,从中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才。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新路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不断深化科技赋能力度。利用数字技术使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多媒体、互动和个性化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增强其活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等多个因素。科技赋能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VR、AR、MR技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参与度;互联网技术可以将文化遗产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为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要整合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资源,共同攻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建立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的快速转化。
第二,提升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优化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和方案,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具体而言,要设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由文物、文化、旅游、建设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对文化遗产价值、现状与面临风险进行全面深入调研评估,明确各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制定统一的保护传承政策和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行动协同。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需求,确保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论证,确保规划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判断。加大立法和保障力度,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此外,可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宪法日等积极开展文物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意识。
第三,拓展深化国际合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借助人工智能、VR、5G等技术,文化遗产能够跨越时空限制,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推动文化遗产“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非简单的文化输出与输入,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重传播中国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除了传统的文物保护技术交流和联合考古,还应积极拓展在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分享、公众教育、旅游开发可持续模式探索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各国在标准协调方面的沟通,减少因标准差异带来的合作障碍,共同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泽被当下、惠及未来的奠基工程,也是福泽当世、遗惠后人的民生工程。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让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