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一基难求”,火爆场面引得外资机构跃跃欲试,此前完全不感兴趣的机构也开始咨询互认基金事项,香港证监会为此更新材料,答疑解惑。
香港证监会更新问答
为解答机构关于互认基金的“疑惑”,香港证监会于2025年1月更新了互认基金咨询问答。
《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要求拟申请成为香港互认基金,需要在内地销售的基金成立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80%。
香港证监会解释道,所谓成立一年以上,是指基金成为香港注册基金一年以上。注册地为香港之外市场的基金,经香港证监会认可后可在香港销售。这类基金要想成为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须先成为香港注册基金,运营满一年,且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香港证监会表示,现阶段,仅有简单的产品可成为互认基金,这些产品不使用高杠杆。
有机构问,若基金突然遭遇大额赎回,导致注册地的销售规模占比低于20%,客地的销售规模占比高于80%,管理人该如何处理?
针对这一问题,香港证监会解释道,管理人若预计客地销售比例会突破80%限额,应立即书面通知香港证监会,并暂停认购或采用公平安排来分配认购订单,以使客地销售比例保持在80%限额之内;此时无需强制赎回客地持有人持有的份额。
新年以来,不少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受到热捧。全球机构重新关注到“互认基金”这一推出近10年的互联互通机制。对此,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一些机构开始咨询互认基金事项,评估是否需要通过互认基金机制将产品带给内地投资者。有外资机构表示,准备申请香港互认基金。
另有机构表示,希望通过互认基金将海外市场的产品引入内地市场。
为全球机构带来发展机遇
据外管局官网信息,截至2024年11月,香港互认基金销售规模为415亿元,与3000亿元的限额相比仍有很大空间。
从长远视角来看,中国投资者的全球配置需求将为全球投资机构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瑞银基金销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秀鸿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居民的全球配置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一趋势将为全球机构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升级后的互认基金机制将为中国居民进行全球配置带来更大便利。
黄王慈明表示,目前,在内地销售的40多只互认基金主要来自香港、大中华区及亚洲地区。互认基金新规放松了转授权限制,将使互认基金种类更加丰富。她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全球投资者进入市场,如全球市场基金等,为内地资金进行全球配置提供工具,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