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消协对近来引发舆论热议的民航加价选座问题明确表态:这一做法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
中消协认为,加价选座是在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底线。这样擅自加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其他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在定价之外另行区分情况加价销售,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不公平的所谓“行业惯例”,侵蚀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加价选座的座位范围往往被扩得很大,有时候乘客线上值机时会发现大片座位已被锁定,可供选择的余地已经很小,甚至带未成年子女、带老人出行也难以选到相邻座位。
目前舆论对加价选座有两种不同意见。一些民航业内人士、专家和部分乘客认为此举合理,理由包括:这是国际惯例,我国民航业已经实践;中办国办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提及,要完善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统一、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在一些人士看来,民航加价选座正是完成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路径。
更多乘客应该对加价选座持反对态度。中消协从定位上是代表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此次亮明观点,也体现了多数乘客的意见。
笔者认同中消协的意见,加价选座侵害了乘客的知情权、选择权,并进一步形成事实上的强迫交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在一定意义上说,乘客在购买机票的时候虽然未被明确座位,但也同时购买了非特殊舱位和非特殊座位(比如安全通道座位)的选择权,其后普遍实行选座“先到先得”,从而体现公平选择。加价选座是对乘客这种权益的剥夺。
即使明知自己权益受到了侵害,乘客由于处于弱势地位,也只能按照航空公司制定的规则交钱选座。这是事实上的强迫交易。
支持加价选座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向行业惯例靠拢,这种说法也十分牵强。加价选座在国外大多体现在航程远的航班上,在国内开始阶段也是在廉价航班上,现在则成为很多航空公司大面积推行的借口。故此,中消协在官方网站上以“‘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为题,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各种托辞的背后都是利益使然。民航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原因是航空公司效益面临巨大压力,越来越注重拓展客票以外的附加收入。还有的业内人说,加价选座对航空公司的收益来说占比很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在效益理念的驱动下,一些反对意见就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了。
中消协表示: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消费者的行动也是对行业行为的一种监督,消费者在遭遇各类侵权行为时可积极向消协组织或主管部门投诉,推动消费市场保持公平、透明的健康发展轨道。
上述中消协的建议仅是建议,并不具备实际执行力。以后关于加价选座问题的争论估计还会继续下去。但需要厘清的是,如果加价选座行为合理并为多数乘客所接受,就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明确规定,切实保证乘客的消费选择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各项权益;如果加价选座不合理,不被多数乘客所接受,甚至违法违规,那就应该明确加以禁止,而不是将其置于模糊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