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休整,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
周期轮回,是市场常识。若是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来代表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可以发现,主动权益基金在2018-2022年连续五年战胜沪深300后,2023-2024年连续两年跑输沪深300,这在过去20年也是绝无仅有。此外,2023年以来,被动权益基金逆势崛起,主动权益基金的市场份额也被不断“蚕食”,两者已然是“分庭抗礼”。在此背景下,不少人对主动权益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但要知道,线性外推是投资大忌,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
02
重启,新一轮回报周期的起点!
当前是持有体感最差的时候,但也是布局的好时候。若是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沪深300的3年滚动回报”来代表主动权益的超额回报周期,也如钟摆上的指针,在悲观和乐观间往复运动。目前这一数据目前指向的时期,无一不是投资者体验极差,超额创造不断磨底,但随后逐步修复,甚至创造辉煌的时期。
03
底气的源泉:长期超额创造能力强
不少投资者担心的点是,中国主动权益会重蹈美国之路,逐渐走向衰败。但实际上,美国主动权益没落的背后是其长期难以战胜指数,中国主动权益却是恰恰相反。根据统计,过去1~3年,国内主动权益基金战胜沪深300的比例仅为15%~35%。但若将视角拉长到5-10年的维度,这一比例会跃升至8-9成。此外,若是分拆中美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来源,可以发现,美国主动权益基金的α收益,不论是1年、3年,还是5年、10年,都是负的贡献;相反,中国主动权益基金寻找α的能力极强,虽然近1-3年较差,但若拉长到5-10年,可以看到,α收益尤为亮眼,且是历久弥香,远超β的贡献。
04
中国超额创造空间巨大:1)投资者结构视角
超额创造的本质是聚焦市场的无效和低效,这和投资者结构息息相关,机构占比越高,市场会越有效,超额也就越难挖掘。对比来看,美股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占比60%,而A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21%。这也就意味着,A股的机构化之路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在此之前,依然有巨大的超额创造空间。
05
中国超额创造空间巨大:2)股市集中度视角
若是进一步探究美国主动基金难挖掘α的根源,核心是美股的集中度不断攀升,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转为科技驱动后,科技龙头强者恒强的效应愈发凸显,市场收益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的少数个股,尤其是“七姐妹”,这就导致主动权益在其他板块和个股中挖掘α的难度激增。根据统计,2013-2024年,美股前10%个股的集中度占比一路飙升,从73%升至85%;而A股前10%个股的集中度占比起起伏伏,仅从64%升至68%,未来仍有很大的抬升空间,能够给国内主动权益提供个股挖掘的适宜土壤。
06
主动权益超额修复的动能:1)盈利牵引,乘势而上
历史数据显示,在A股盈利周期向上时,主动权益基金更容易创造出超额回报,两者走势亦步亦趋。核心在于,基金经理的个股挖掘往往是基于基本面研究,因此,当基本面较配合时,基金经理更容易挑选出好公司,也更容易跑赢市场整体。向后看,二季度后,是重要的政策成效验证期,若国内有效需求明显改善,基本面向上趋势确立,则A股的核心逻辑转向“盈利牵牛”,主动权益的超额回报也有望向上修复。
07
主动权益超额修复的动能:2)新潮涌动,踏浪而上
A股的魅力是来自产业结构转轨所来的行业爆发力,这种独特的成长股成长机制也决定了,国内主动权益基金更多是对长期贝塔的追逐,是对时代的追寻。因此,当主动权益基金把握住产业浪潮,并对行业明显超配时,就会明显跑赢宽基指数;当旧的浪潮退去,新的浪潮未起时,主动权益基金往往会跑输宽基指数。目前正处在新旧浪潮的交替期,一旦新的产业浪潮聚势,主动权益的优势会再度显现,战胜宽基指数。
08
A股全年核心逻辑或在5月被进一步强化
虽然从短期看,主动权益基金难跑赢宽基指数,但若拉长时间,结论恰恰相反。统计2005年以来在3000点附近,持有基金指数、核心宽基指数3年、5年的表现,可以发现两点:一是相比核心宽基指数,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和正收益率概率更为优异;二是相比持有3年,持有5年的整体表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也告诉我们,主动权益基金投资要学会坚持和守候,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岁月。
09
主动权益基金如何选?1)稳定跑在前1/2的基金
拉长时间看,冠军基金策略跑不赢中位数基金策略,这也说明,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的选择,不能被一时的光环效应蒙蔽了双眼,反而是要选择那些致力于追求每年业绩前1/2的“聪明”基金,只有这样,才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行稳致远。
10
主动权益基金如何选?2)满足“三好”的基金
三个朴素追求,也是终极追求。一是风格稳定:投资逻辑自恰,可被理解;投资风格不漂移,可信任。二是收益尚可:中长期业绩较优。三是体验突出:有一定回撤控制能力。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