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1月14日,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研讨会暨首届无人机运营商大会在北京举行。众多权威专家、企业精英,共同聚焦行业前沿话题,深入探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市场发展等关键议题,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理事长张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于剑作为大会致辞,共同表达了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态势,直接催生了对专业人才的庞大需求,尤其是在无人机操控领域,目前存在着高达100万的人才缺口,这无疑激发了一场“考证热潮”。而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把握历史机遇,民航局在2025年针对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补贴预算高达479.6万元。面对如此难得且不可复制的发展机遇,如何精准把握并有效利用这一风口,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前局长李家祥发表了题为“人才是交通方式转换高质量发展之本”的主旨演讲,深刻剖析了低空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巨大潜力及发展趋势。他强调,无人机未来在各大应用场景中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人才培训的同步推进,确保技术发展与人才储备相匹配。同时,李家祥指出,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应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仅在特殊检查时才予以关注。此外,虽然中国无人机产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在高端技术领域,仍需不懈努力,以巩固我国在全球无人机产业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工程师田东东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管理思路进行了分享,2024年1月1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运行,UOM平台主要用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登记管理、操控员资质审核、民用运营合格证和相关产品的信息查询等。截至目前,已有320万家企业已在该平台进行了注册,操控员执照27万个,运营合格证2万个,该平台的上线运行对于规范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以及有关活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低空装备向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深入迈进,无人机适航审定显得尤为重要,“运行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健全航空器适航审定体系,社会力量支撑适航审定工作机制有望建立,为我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和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重要保障。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运行技术研究所通用运行标准室主任郑志刚表示,无论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还是“运行审定政策”,都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秘书长陈国华在此次会议还发布了《中国AOPA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机构行业自律的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遵守规范,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展望未来,有业内人士表示,低空经济的关键装备实现突破,适航审定能力进一步提升,低空经济所需关键技术装备有望2025年列入国家专项、和国家各项研发计划。同时,中大型无人机、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也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