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其中青年人才占绝大多数。据领英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回国求职洞察报告》,76%的海外留学人才在26岁以下,他们适应能力较强,能够更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上海作为留学生回国工作的首选地,出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政策和举措,在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引进海外人才方式多元化、外国人才来沪工作便利化、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等方面得到了有关各方认可。
然而,上海人才政策条款及实施有待完善。今年上海两会上,致公党递交了一份界别提案建议增强上海对留学青年人才吸引力和黏合力,通过健全引进留学青年人才的政策体系,完善政策宣传和答疑服务。
鼓励和支持企业吸引留学青年人才,形成以企业为主的人才政策导向,建立由企业参与的海外引才规划,明确留学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目标,调动企业引才积极性。优化引才审批流程,探索增强一网通办的智能化平台服务水平和覆盖率,实现海外人才引进办理智能化。加强政务后台建设,让各部门可以通过数据库共享、电子证照联网等形式实现网上信息查验和认证,提高办理效率。加强对成长期留学青年人才的关注,增加海外引才政策对留学青年人才的普适性,把本科留学生纳入引才范围。研判国家发展进程中需要的专业人才,提前与“未来”人才建立工作契约关系。同时,深入国外著名高等院校,邀请优秀待毕业留学生其来沪实习,培养其城市归属感。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做好海外引才政策的培训,着重对HR进行政策内容、申请流程等内容的培训。为重点用人单位配置海外人才引进专管员,对留学青年人才申报较多的用人单位,可推行上门服务。畅通海外宣传渠道,重视海外宣传账号和平台的运营维护,开设“问答箱”形式的媒体账号,在宣传引才政策和国内营商环境的作用的同时,打通留学青年人才同国内政府行业的联络渠道。
致公党建议,提高留学人员创业园专业孵化能力,鼓励留创园特色化及差异化发展。建议由政府部门统一指导,各留创园区结合各自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等,进行差异化发展。在招商时不必追求全产业链的覆盖和服务,在特定领域上做精做专,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与行业聚焦,融入区域发展链条,使16家留创园保持竞合关系,有形资产差异化战略定位。建立留学生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水平。加强留学生企业孵化器的品牌建设,探寻适合自身运营发展的商业模式,在筛选入驻企业、资源对接、投资管理、企业在孵、出孵毕业等方面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加强对留学回国青年人才的创业指导,对入驻留创园的初创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支持留学生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优先在上海应用,引导和组织创业人才参加注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相关培训。
此外,致公党建议拓展发现渠道和工作范围,增强留学青年人才的城市归属感。完善留学青年人才数据库建设,建立各重点行业、领域青年留学人才信息库,掌握人才资源信息和更新,加强国内猎头企业的培育,实现国内外人才资源信息互相联通,减少留学青年人才与政府有关部门信息不对等现象。重视留学青年人才的学缘影响力,母校和导师对引进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上海的高校要重视收集本校留学出国学生的信息,建立留学生及其导师信息数据库,发动其导师或有学缘关系者与其建立密切联系并积极引进。维护留学青年人才国内朋友圈,引导留学青年人才在海外留学期间关注国内发展,了解国情沪情。组织已回国在沪留学青年人才参与行业交流、职业发展论坛等,扩大朋友圈,与业内人士建立联系,以便更好地融入上海,增强自我认同。关注留学青年人才配偶和子女需求,本着人岗适配的原则协助其落实岗位,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和选择权。注重对留学青年人才的精神激励,设立优秀留学青年人才荣誉称号,表彰先进模范。鼓励留学青年人才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实现社会价值,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