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缴纳猫税”(海外用户发布宠物照片)到互相请教数学/英语,再到对工作时间、生活方式的提问,小红书无疑是国内外这几天最受关注的几大应用之一。大量海外IP属地用户的涌入,让小红书成为了大型跨文化交流现场。
时代财经发现,截至发稿,“tiktokrefugee”、“tiktokban”话题下,浏览量已经分别超过4亿次、9340.7万次,话题“#cattax”已经有1231.3万次的浏览量。
不过,对于中外用户来说,当下最要紧的,可能如何理解对方的发帖和评论。相比其他海外社交软件,小红书目前还没有自带的翻译功能,外国使用者只能使用英文和第三方翻译软件交流。
有消息称,小红书已开放了多个外语岗位,比如一个名为“小红书创新业务运营实习生(英文)”的岗位,其工作内容位是参与小红书创新项目的线上活动运营工作,包括文案撰写、用户沟通等,要求英语能作为工作语言,大学英语六级550分/专四良好/雅思6.5分/托福95分及以上。
在美国生活了8年的赵汉卿(小红书博主@Aaron两个a)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文APP对外国用户有吸引力,伴随大量外国用户的涌入,小红书APP或许需要解决一系列实际挑战,包括运营压力、语言障碍以及社区内容的优化等。
大量国外友人涌入,这一破天流量也打了小红书一个措手不及。
据媒体报道,一位接近小红书的人士称,小红书内部团队从1月13日当天就开始加班了,正在针对外国用户做功能优化,他们希望努力承接这波流量。
但是,其实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是小红书?
此前,在2024年初就有不少外国人“涌入”小红书,他们发布自己的照片,手举着“听劝”字样,用明显的翻译器语调,向中国网友寻求改造建议。当时华南师范大学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龙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小红书在弥补西方社交媒体生态缺口方面,或有三项优势。
一是软性定位培育KOL(关键意见领袖)。跟其他平台相比,小红书上没有太多政治话题,通过轻松的平台氛围,培育了一大批生活方式内容创作者,加强了用户黏性和参与度。二是真实经验解决生活问题。有网友表示,当遇到“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情况,他们最先搜索小红书,而里面的内容多是分享者亲身经历。在西方社交媒体充斥着虚假新闻、拜金主义、畸形审美、夸大营销等不良内容的情况下,民众更需要倾听真实声音,了解相似情况,进行正确判断。三是科学算法构建社群文化。用户通过该平台的算法机制可以快速构建社交生态群,例如在平台上流行的“搭子文化”便是通过对有相似爱好、经历的用户进行算法推荐,融入交友圈。目前在西方社交媒体中缺乏相似的产品。面对突如其来的泼天流量,小红书能否接得住并且留得住,还有待观察。
(时代财经综合自封面新闻、环球时报、东南早报、齐鲁壹点、中国企业家、大众日报等)